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80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29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高翔 《中国水运》2013,(12):321-322
为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促使工程的质量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本文笔者将具体分析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供并采用与之相对应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XML6127客车加热器布置设计实例,简单介绍应用三维软件进行管路布置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软件定义汽车,通过空中下载技术(Over-the-Air Technology,OTA)功能,自主开发OTA Master(OTA主机)的应用软件,通过OTA Master完成车辆车载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的诊断,实现车辆ECU软件的自动刷写、追溯数据回传以及检测设备的联动控制,实现车辆自主标定、测试等整车末端检测(End-Of-Line,EOL)工艺,满足个性定制、智能智造、数字化管理和绿色环保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开展静态机车车辆称重台的量值传递和溯源,根据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利用标准测力仪作为标准器的测量模型,分析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定测量不确定度来源,采用GUM法评定静态机车车辆称重台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结果表明,2个测量段所有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均小于最大可接受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5.
16.
蒸汽弹射器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航母蒸汽弹射器,在对其受力及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仿真系统进行数值计算,得到舰载机运动加速度、速度的大小及其与位移的关系,其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对多种弹射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不同工况下舰载机的弹射起飞运动特性,为弹射器的设计提供了可选方法及参数。  相似文献   
17.
大型集装箱船舱口盖疲劳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大型集装箱船舱口盖的疲劳问题,基于S-N曲线提出分析方法,对某8530TEU集装箱船上的典型舱口盖结构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船级社规范推荐方法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得到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城市道路施工项目周边环境的快速分析,为场地布置、施工方案优化、施工进度模拟、道路改造方案调整、征地拆迁范围确定等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将无人机航测获取的实景地形模型与BIM技术建立的道路结构物参数模型进行融合,建立和更新城市道路施工环境模型,快速获取地物、地貌、影像等空间信息。该模型真实反映了施工环境的变化,可快速提取场地布置、道路交改所需的平面图,方案优化所需的面积、长度、工程数量等,还可实现施工场景的三维漫游,为施工方案优化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信息数据,具有空间信息丰富、模型信息准确、环境信息真实、模型更新速度快和可视性强等优势,是城市道路施工信息化、智能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杨启武  邢明照  高翔  廖靖云 《铁道勘察》2022,(3):128-132,137
"流水机组-传送法"是有挡肩套轨轨枕的主要生产方式,其模具是影响轨枕预制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优化套轨轨枕设计和施工生产,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放张阶段有挡肩四线套轨和三线套轨进行模拟(改变布置方式和轨槽板角度).研究表明,有挡肩四线套轨轨枕生产时,应将挡肩顶部距轨枕端部较大的一端布置在张拉端,轨枕挡肩角度取120°;改变有...  相似文献   
20.
悬索桥岩锚锚碇系统能充分利用岩体承载能力, 但至今工程案例较少, 为了研究其承载特性和破坏模式, 以主跨为 1768m 的某公路双塔单跨吊钢箱梁悬索桥岩锚锚碇为背景, 首先建立了锚址区地质概化模型, 通过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分析得到岩体力学特性。 然后, 采用 FLAC3D 建立了锚碇系统及围岩相互作用的三维模型, 模拟分析了岩锚区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 变形特征、 岩锚破坏模式。 最后, 采用楔形断裂法得到了岩锚的抗拔安全系数。 得出结论如下: (1) 岩锚锚碇系统的破坏机理为主缆拉力作用下, 锚体及周边围岩沿着破裂角发生整体拉剪复合破坏; (2) 通过超载法得到该桥岩锚锚碇围岩稳定安全系数为 7. 0; (3) 采用 “楔形断裂法” 得到岩锚锚碇的抗拔安全系数为 4.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