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48篇
综合类   41篇
水路运输   55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72.
73.
74.
75.
介绍在汽渡跳板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采用一种简单的设计方法解决跳板控制中电机传动的同步技术,提高了控制系统可靠性及耐用性。  相似文献   
76.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CRD法和双侧壁法穿越砂层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交叉中隔壁法(CRD)和双侧壁法穿越砂层的适应性,运用摩尔-库仑准则和FLAC3D软件进行弹塑性数值计算,分析采用CRD法和双侧壁法2种工法时的塑性区发展及分布情况,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采用这2种工法时引起的隧道变形相差不是很大,都能较好地控制地层的变形;采用CRD法时产生的塑性区较双侧壁法大,且向隧道侧上方发展较为明显;采用双侧壁法时产生的塑性区在隧道侧向发展较为明显,超前影响的距离也大于CRD法;采用CRD法时的塑性区在超前3~6m的范围内发展速度较快;采用双侧壁法时的塑性区在超前0~3 m的范围内发展速度较快;对于隧道穿越砂层而言,2种工法各有优势.采用CRD法时,应注重隧道的快速封闭,以减小塑性区的发展;采用双侧壁法时,应注重增加隧道水平支撑刚度,减小隧道水平变形.  相似文献   
77.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 )isoneofthemostcurrenttherapiesforcoronaryarterydisease ,butitremainslimitedbya30 %to 6 0 %restenosisrate .Intravascularbrachytherapy (IVB)isaneffectivemethodtoinhibitcoronaryrestenosisafterPTCA .Anewconceptofpre…  相似文献   
78.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对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的功能状态以及普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患者 30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有单支或二支以上≥ 70 %狭窄。随机分成普伐他汀组和非普伐他汀组 ,测定其PTCA术后即刻、5、10、15、2 0min冠状静脉窦血以及同时相外周血中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PTCA术后即刻、5、10、15、2 0min冠状静脉窦血中ET含量较同时相外周血中高 (P <0 .0 1) ;NO含量较同时相外周血中低 (P <0 .0 1)。PTCA术后普伐他汀组冠状静脉窦血及外周血中ET含量较非普伐他汀组同时相低 (P <0 .0 1) ;NO含量较非普伐他汀组同时相高 (P <0 .0 1)。结论 PTCA术后应用普伐他汀可改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9.
裴洋  张大琦 《现代交通技术》2009,6(3):99-101105
通过对骆马湖洋河滩避风港的现状分析,总结出现有港池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老港池的改造扩建方案,并从施工、使用及造价方面进行比选,最终推荐工程采用双港池方案。  相似文献   
80.
Rossler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Rossler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各种非线性控制器,实现了Rossler混沌系统的自同步,以及Rossler混沌系统的异结构混沌同步,借助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从理论上保证了混沌同步控制的稳定性,MATLAB数值仿真结果证明了以上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