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03篇
综合类   43篇
水路运输   48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梁军  王军  杨云庆  陈龙  盘朝奉  鲁光泉 《汽车工程》2021,43(2):189-195,203
针对当前混行交通流场景下网联车对前车速度变化的实时性、安全性和车队稳定性较差的状况,提出一种由生成模型和辨别模型构成的网联车生成式对抗网络车辆跟驰模型(GANVFM).其中,生成模型提取跟驰参数中的前车速度、跟驰车速和相对车距计算生成加速度;辨别模型对生成模型生成的加速度参数进行相似度计算,并通过更新函数加以更新.采用...  相似文献   
172.
面对日益繁重的公路养护任务,亟需通过公路养护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提升公路养护效率,保障通行安全。为了使路面裂缝自动修补技术精准服务于实际应用,对基于混合蚁群贪婪算法的路面区域多裂缝修补路径规划进行了研究。首先,以修补车最短修补路径为优化目标,构建了最短冗余路径下的路面区域多裂缝修补路径规划数学模型;然后,基于该数学模型以混合蚁群贪婪算法(AC-GA)实现问题求解。为了验证研发算法效果,针对包含40条裂缝的待修补区域,通过引入传统蚁群算法(AC)与AC-GA相比较,探究AC-GA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AC-GA在求解效果、求解效率两方面都优于AC算法,面向双向两车道路面区域包含40条裂缝的场景,可实现10 s内获取较好的多裂缝修补方案。  相似文献   
173.
尤凤  鲁志峰 《中国水运》2010,(8):156-157
目前对于平面分节钢闸门的计算,还是采用平面体系,用容许应力法来校核刚度、强度。文中采用ANSYS软件对紫兰坝水电站进水口出口事故兼尾水检修门的主梁框架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对同类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4.
城市防洪、排涝及排水三种设计标准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防洪、排涝及排水三个设计标准都具有特定的含义,该文针对新修订的《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提出对三个设计标准的理解,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5.
橡胶支座是连接桥梁上下部结构的重要构件,其力学性能对上下部结构地震响应有重要影响,但其力学性能会因安装时采用的锚固边界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为研究不同边界约束对橡胶支座受力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顶底面锚固、顶面锚固和顶底面均不锚固(无锚固)3种不同边界约束的精细化橡胶支座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试验及理论计算验证了所建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随后对具有不同边界约束的支座有限元模型施加竖向力及剪切变形,对比分析了不同边界约束对支座内部应力分布、应力响应值变化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剪切变形的增加,支座因受压面积减小而导致内部峰值压应力逐渐增加,不同边界约束下支座的内部峰值压应力增加幅值相差明显,其中采用顶底面锚固的支座增加幅值最大,无锚固边界支座增加幅值最小;在剪切变形作用下,对橡胶支座采取锚固措施会增加支座内部应力响应值,相同水平荷载下,顶底面锚固支座比无锚固支座更易发生橡胶层与钢板间的剥离、撕裂破坏,而且采取顶底面锚固边界约束会增大桥梁结构下部地震力,不利于结构抗震;对于采用无锚固边界约束的支座,随剪切变形的增加,其刚度退化明显,在设计时应考虑因支座支承面处卷曲而造成的有效剪切面减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6.
为验证不同速度等级、不同列车长度下的点式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能力需求,依据点式ATC系统特点及信号系统设计的相关要求,推出列车在区间和车站最小追踪间隔的计算模型,并根据计算模型给出了能力影响因素,得出最小追踪间隔与最高运行速度及列车长度之间的关系。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不同速度等级、不同长度下列车运行的最小追踪间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并给出了不同速度等级及列车长度下点式ATC系统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7.
解悬链线方程是工程计算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并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求解的过程相对比较复杂。本文利用Mathematica符号计算见长的特点,以最原始的数学表达形式求解了该问题,并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充分体现了Mathematica在数学计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8.
中国铁路总公司印发《车站计算机联锁操作显示技术规范》,目的是统一并规范计算机联锁设备的操作显示界面。在对TYJL-ADX型计算机联锁操作显示界面进行对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新界面软件的设计,并从工程数据的角度提出新界面软件编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最后对新界面软件的影响进行分析。新界面软件的实施将有利于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全程全网的发展,并对车站行车作业和运营维护规范化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9.
从信号系统控制列车的角度研究如何减小列车在越江区间的最小追踪间隔问题,以提高长大越江区间线路通过能力。首先,介绍移动闭塞模式下列车通过越江区间的运行方式,信号系统需保证线路正常运营,越江段区间风井之间仅有1列车运行;其次,结合列车运行特点,参考UIC406能力分析方法推算出移动闭塞模式下列车在越江区间内最小追踪间隔的计算模型,得出最小追踪间隔与列车在越江区间中运行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通过对所得的函数进行求导,推算出列车在区间中的最高运行速度、接近速度的取值及对最小追踪间隔的影响,并求得函数的极小值;最后,通过仿真软件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并提出信号控制列车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0.
本从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的交通违章入手,分析阐述了汽车行车记录仪在预防、减少交通违章方面的功用,及其普及推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