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71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33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实时路况信息对于地铁行车组织、客运管理等运营组织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厦门地铁1号线路况信息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利用LTE技术实时获取运行车辆状态信息并实时上传至本线综合监控系统,通过综合监控系统互联自动售检票系统获取客流统计信息,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处理功能获取车站内部客流拥挤状态,并在控制中心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对各子系统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和展示,为调度人员提供实时的线路运营状态信息,用以辅助决策,诸如运能匹配和客流引导等运营组织行为,并向乘客实时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实时路况信息,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2.
鲍飞宇 《科技交流》2009,39(4):58-61
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模型,对不同的斜拉桥塔倾斜度情况进行计算,得出其对主塔和拉索的影响.结果表明,塔根弯矩有随主塔倾角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塔顶水平位移接近线性增大,斜拉索最大应力随主塔倾角的增加而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153.
硅藻土改性沥青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鲍燕妮  蒋相华 《公路工程》2009,34(1):90-93,119
基于对改性沥青分离机理的理论分析,采用热存储稳定性离析试验和扫描电镜观测的方法,对不同掺量以及不同种类硅藻土改性沥青进行了相容性测试.通过对硅藻土改件沥青的相容性研究,证明硅藻土改性剂数量和微观结构上的差别造成了对沥青吸附的差别,表现为相容性的小同,并得出离析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4.
鲍丽娜 《航海教育研究》2009,26(4):41-43,66
通过对几年来独立学院由照搬母校的教学模式,到依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现状探索其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观独立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提出在办学定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试方法等方面,创新独立学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5.
本文介绍了低温对操稳性能的影响以及操稳验证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156.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中考虑抗剪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在较大的剪应力作用下,材料很可能在多次荷载作用下产生剪切破坏。通过分析不同路面结构在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考虑水平荷载作用影响时,路面结构剪应力峰值的变化情况,对分析路面早期损坏的机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7.
空间经济学因非现实性假设和数学模型的理论形式被贴上了实证主义标签而遭到批判,其揭示的聚集机制是实证主义的经验规则还是现实主义的深层规律有待考证.本文认为空间经济学聚集机制作为一种具有自组织正反馈特征的生成机制,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真实机制,不依赖于非现实性系统假设而存在.大量实证研究为聚集生成机制的存在性提供了佐证.逐渐放松中的假设与聚集生成机制的不断结合将增加空间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58.
在应用符拉索夫教授和巴甫林柯教授近似公式計算稳性曲线时,必須先按照綫型图求出船体水密体积的有关参数z_(90),y_(90)和Ч_(90)。本文是介紹草图設計时,即当线型图未制成时,而只知道船体的主要尺度及其無因次特性,同时也知道零水线面积,纵剖面面积及此面积对纵向軸线的慣性力矩,設計水线慣性力矩,及船体形状的其他特性时求以上各种参数的近似方法。  相似文献   
159.
160.
论我国发展碾压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碾压混凝土路面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发展碾压混凝土路面需要的技术条件 ,并从设备条件和施工技术两方面对我国的情况进行了论述 ,认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碾压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