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269篇
综合类   148篇
水路运输   155篇
铁路运输   112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01.
为促进我国桥梁建设企业熟悉欧洲规范,对在国外推广应用装配式T梁桥(常采用欧洲规范设计)提供指导,阐述欧洲规范桥梁结构设计中的材料强度指标、作用效应组合,结合某装配式T梁桥的上部结构设计实例,介绍基于欧洲规范进行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验算内容。分析表明:采用欧洲规范计算分析装配式T梁时,需根据规范确定各项材料的强度指标、车辆荷载模型以及作用效应组合各分项系数;欧洲规范中结构整体和局部分析采用的荷载一般包含双轴集中力系统和均布荷载,荷载取值中已计入冲击效应;在承载能力验算中,主要进行抗弯和抗剪强度验算;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验算中,除需进行挠度和裂缝验算外,还应对混凝土及钢筋应力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702.
为了分析剪胀角对含软弱土层非关联塑性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本文基于在折减的过程中满足剪胀角小于内摩擦角的条件下,利用强度折减法,通过改变除软弱土层土以外的边坡土质的剪胀角,其中剪胀角分为0°、3°、6°、9°、12°,以此分析软弱土层厚度H为0m、1m、2m时的边坡安全系数。结果显示:固定各软弱土层厚度,随着边坡土质剪胀角的增大,边坡失稳时滑动面逐渐减小;固定各边坡土质剪胀角的变化,随着软弱土层厚度的增大,边坡失稳时滑动面逐渐增大。通过边坡安全系数分析发现,固定各软弱土层厚度,随着边坡土质剪胀角的增大,边坡安全系数逐渐增大;固定各边坡土质剪胀角的变化,随着软弱土层厚度的增大,边坡安全系数逐渐减小。其中,软弱土层厚度H=0、1、2m时,边坡安全系数随着边坡土质剪胀角从0°到12°变化分别提升了0.088%、1.006%、0.091%,虽然软弱土层厚度H=1m时边坡安全系数提升最多,但软弱土层厚度H=1、2m时边坡安全系数均小于1,还是存在危险状况,在现实工程中,可通过控制剪胀角小于内摩擦角的条件下提高边坡土质剪胀角来提高边坡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703.
车载相机拍摄得到的路面裂缝形状分布随机,且由于视场角有限每次只能拍摄到道路上纵向长裂缝的一部分,导致纵长裂缝检测不完整。利用逆透视变换方法将车载相机采集的道路前方倾斜图像转化成正射图像,以去除纵长裂缝图像的透视变形;采用深度学习中的语义分割网络Deeplab V3+实现裂缝像素的提取;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曲率相似性的由粗到精的两阶段路面连续纵长裂缝匹配方法。将待匹配的裂缝曲线分割为一连串相互重叠的子曲线序列,相互匹配的子曲线即为裂缝曲线相匹配的部分;利用曲率将子曲线局部形状与走势的特征表达为描述符,使用Kd-tree最邻近匹配算法对曲线描述符进行快速粗匹配。根据连续2张道路图像中纵长裂缝在空间位置分布上延续的特征,在裂缝曲线分割成子曲线时添加约束条件,前1张图像中裂缝曲线的起点和后1张图像中裂缝曲线的终点分别作为各自子曲线的1个端点;在粗匹配结果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分割曲线的间隔,迭代提高子曲线描述符间的归一化互相关系数,直至其大于等于阈值或者迭代次数超出最大迭代次数,实现对粗匹配结果的精调整。为验证算法精度,以武汉大学校园内路面不同类型的连续纵长裂缝为对象开展实验,匹配结果误差最小为0.688像素,精调整的误差比粗匹配平均减小24.19%。为进一步验证噪声下干扰的稳定性,仿真环境下增加了裂纹像素噪声;当高斯噪声的标准差从0增大到2像素时,匹配结果误差仅增大了1.083像素。将所提方法与SIFT算法进行对比,10组实验中,所提方法都能匹配成功;而SIFT算法在其中2组实验中匹配结果完全错误,表明所提算法有较好稳定性。   相似文献   
704.
介绍了俄罗斯一种新型车体结构。该结构能够解决现有车体钢结构墙板内表面水气凝结问题,改善车体密封和耐腐蚀性能,使车辆内表面保持恒定温度,降低车辆采暖和空气能耗,延长车辆免维修使用期限,提高乘坐舒适度。  相似文献   
705.
紧急疏散门是地铁车辆搭载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标准配置,需要占用大量的车头空间。针对车头空间不足的情况,创新性地提出显示屏融合设计方案,将MMI显示的信号系统信息,通过TRDP及MVB冗余的通信方式,融合至车辆DDU中显示。通过在室内仿真环境下使用实际工程应用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满足各种现实场景的实际需求,可为后续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辆,在提高安全性、节省空间、降低成本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6.
应用基于嵌入式迭代浸入边界法,数值模拟了附加旋转圆柱的海流能利用装置的涡激振动,研究了能量利用效率CP,harness随俘能阻尼比ζharness、附加圆柱的无量纲转速α和方位角θ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能量利用效率优化参数组合。进一步研究了能量利用效率随组合参数α/θ的变化规律,给出了拟合关系式,定性分析了拟合公式系数随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07.
设计了一种反燃油车占位系统,该系统由具有摄像头的车辆识别系统和反破坏智能控制地锁组成,并采用EFM32单片机,利用图像掩膜和基于模板匹配的OCR算法进行车牌颜色和车牌字符识别,同时设计有前后可180°弹性摆动的车位锁摇臂,防止暴力破坏。该系统可以精确识别来车属性,结合停车收费策略调整开放策略,防止充电车位被侵占,能够在专用充电场站版解决方案和自由停解决方案之间切换,为城市停车位不足、燃油车占位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促进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08.
以不同厚度规格的极地船用FH40低温高强钢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焊条电弧焊(Shielded Metal Arc Welding,SMAW)、CO2气体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CO2 Gas Shielded Flux-Cored Arc Welding,FCAW-CO2)、埋弧焊(Submerged Arc Welding,SAW)等3种方法进行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符合相应规范要求,力学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试验确定的焊接工艺参数可为新型极地船建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09.
任其亮  徐韬  刘媛  程龙春 《公路》2023,(5):205-211
为在不影响环形交叉口通行效率下满足进口道左转车辆通行需求,提出了面向复杂环形交叉口左转车辆的共享位移转换道设置方法。首先,根据起点、转换点及终点控制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内侧共享位移转换道(方案A)、外侧转换共享位移转换道(方案B)、内外侧转换共享位移转换道(方案C)等三类;然后,利用德尔菲-优序图法剔除非必要指标并建立含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确定权重;其次,以出口道所有车辆通行时间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Transmodeler仿真建模的起点及转换点参数寻优算法,最终以重庆市两路口环道为例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方案C综合得分79.6排名最高,左转车辆通行时间较实施前缩短80.4%,环道、进口道行程车速分别提升5.5%、27.2%,在出口道饱和度低于0.6情况下,共享位移转换道能有效提升环道及进口道通行效率,且对出口道不利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同时Transmodeler仿真模型对环道行程车速MRE(Mean Relative Error, MRE)为4.0%,预测精度达到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10.
信息安全设计的首要步骤是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threat analysis and risk assessment,TARA),以此确定安全需求和目标,为信息安全正向开发及安全漏洞修复提供依据。然而,当前TARA分析仅能对恶意攻击及安全漏洞的影响进行评估,即不支持对防护策略效用的量化评估。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攻击和修复相结合的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attack and fix combined threat analysis and risk assessment,AFC-TARA)方法。通过将系统级车载网络架构的安全状态转换为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并将转移速率与漏洞挖掘、漏洞修复及安全防护策略相关联,进而实现综合考虑攻击变量与防御变量的系统级车载网络架构安全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