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00篇
综合类   120篇
水路运输   155篇
铁路运输   92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连续梁桥结构常因地震发生损伤甚至倒塌而失去交通作用,研究强震下大跨度连续梁桥的损伤破坏机制对提高桥梁抗倒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考虑桥墩材料非线性、损伤过程大变形非线性以及梁端非线性碰撞,建立大跨度连续梁桥在强震作用下的损伤三维数值模型,进行非线性分析,直观模拟大跨度连续梁桥在强震作用下的损伤破坏过程,从连续梁桥的应变与位移响应、桥墩损伤和梁-台间碰撞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大跨度连续梁桥的地震损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单向地震动输入与双向地震动输入作用下破坏模式基本一致,破坏模式由桥梁结构本身决定,地震动输入方式影响较小;大跨度连续梁桥的地震损伤是逐渐发展的过程,桥墩混凝土损伤因子不断累积达到0.99,固定墩底部发生受弯塑性破坏,桥梁发生损伤破坏.  相似文献   
472.
在反舰导弹作战中,从传感器到导弹末制导系统的各个节点上都有信息活动,这些信息活动都对终端信息质量有影响。需要有效地度量终端信息质量,使之达到能够概括所有信息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3.
舰船适航性是其总体运行效能的主要决定因素。适航性良好的舰船任凭天气条件不利,也比其他舰船更能驶向海洋并成功执行任务。既受到财政制约,同时又想尽量提高作战效能,便要求把装有日益先进系统的舰船设计成具有优异的作战能力。在特殊环境中的这些能力必须在舰船设计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在适航性不良与执行任务能力降低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对适航性的要求一般仍不足以把握地使所设计的舰船及其各子系统实现所期望的作战能力。应通过把重点放在最高层次海军要求的完整精确定义上来确定适航性。介绍了当代设计和分析方法概述要,以给评估舰船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74.
回顾现代轻型护卫舰的发展,表明许多国家海军所面临的作战需要和实际制约,导致为有效保卫沿海国家的专属经济而选择最佳特性的高性能战舰。为了控制舰船的尺度和费用,舰船一般都不设计成具有全球部署的能力。这类舰船均用来在永久性岸基支援兵力易于到达的海域内巡逻和执行防卫,因此均不搭载大量舰员和储备大量备件备品,这样,设计趋势是把焦点焦中于保证在本国水域内具备使用灵活性和有效的作战能力上,一般包括与其他海上和空中防御装备在使用上的紧密结合。与二次大战中的同类船比较,现代轻型护卫舰虽然续航力更有限,但已成为一种更高级的多用途舰。目前融入现代化轻型护卫舰设计中的许多技术是与大型战舰通用的,如武器系统集成,特征信号控制等.由于这类舰尺度较小且有其他限制,这意味着成功的设计必须开发创新的概念,以有限的费用成功地将较大的有效载荷并入高性能的船体内。  相似文献   
475.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半潜式双层四环网新型消浪结构的消浪性能。主要研究了波浪周期、入射波波高、模型排布宽度、模型层间距以及模型下潜深度对其在不同工况下消浪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结构消浪效果比较明显,最小透射系数达到了0.22。  相似文献   
476.
段原昌 《水道港口》2018,(1):119-124
针对长江山区航道通航环境复杂船舶安全航行压力大,建立了基于移动平均法的航道水位预测模型,拟定了能见度传感器布设方案并形成了信息采集软件,解决了控制河段通航环境信息采集技术问题;同时建立了基于电子航道图的长江上游山区航道助航集成服务平台,实现了山区航道安全航行与可视距离预警以及控制河段通行指挥指挥等功能,为长江山区航道通航服务水平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77.
邓丰昌  郑静 《水运工程》2017,(11):120-123
针对桥梁布跨方式对桥梁建设成本、实施难度、景观等的影响问题,结合上海市航道及跨航道桥梁建设的特点,通过分析现有规范中对桥梁布跨方式的相关要求,探讨更加合理的桥梁布跨方式,得出水中可以设墩的条件,为规范的修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8.
基于现场试验,利用黄河三角洲某滩涂丰富的粉土资源,采用袋装粉土棱体+中间吹填粉土堤心斜坡堤结构在潮间带滩涂筑堤,对吹填粉土堤心进行地基处理,之后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建成3 km长的疏港一级公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直接采用粉土充填土工织物袋,将常规的袋装砂筑堤技术升级为袋装粉土的筑堤技术,在粉土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9.
郑静  邓丰昌 《水运工程》2017,(11):104-108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取值直接影响跨航道桥梁改建方案。针对平原河网地区跨航道桥梁改建实施难度大的问题,进行桥梁改建案例、典型水位曲线特点、船舶过桥现状、撞桥事故统计数据、内河航道导助航及管理手段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探讨降低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取值的可能性,并提出按通航保证率进行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取值,并辅以完善的交通管理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可作为导助航体系完善、管理水平较高的平原河网地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取值参考。  相似文献   
480.
急流对桥梁冲击作用不可忽视,且现有规范对急流状态下桥墩的冲击作用考虑不足,未考虑急流对墩的侧向作用力,可能严重低估急流作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现以某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建立刚构桥三维有限元模型,系统地考虑急流对桥墩顺流向和横流向(侧向)的冲击作用,研究不同流速和水深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动力响应影响,并与港口规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急流状态下,单墩两侧的压强呈非对称分布,构成横流向的瞬时压强差,造成显著的瞬时横流向力,在结构设计中不可忽视;水深在H/2及以上时,桥梁受急流冲击效果急剧增长,水流速度对桥墩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影响较大,此时应考虑侧向力对桥墩的影响;随着水深和流速增大,港口规范与数值模拟响应差值逐渐增大,墩顶位移最大可达1.6 cm,墩底应力最大可达4.8 MPa,在急流状态下,数值模拟结果更为保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