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0篇 |
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97篇 |
综合类 | 103篇 |
水路运输 | 125篇 |
铁路运输 | 28篇 |
综合运输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33.
智能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材料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混凝土材料发展的高级阶段。本文回顾了智能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展望了智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阐述了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并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美国的信息产业已成为超过汽车业和建筑业的第一大产业。在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电子商务正在以其交易方式迅速、成本低廉的优势日益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根据中国具体情况,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同时结合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与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上海旅游信息网和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实例,提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在于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充分调动政府、企事业、信息服务业等的有利因素,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迅速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35.
提出了一个市场进入博弈模型来研究高铁和航空在中等运输距离上的竞争,重点考虑了票价、服务频率和乘客在不同交通方式之间因价格变动产生的转移等因素. 作为市场在位者,航空有允许和阻止两种策略,而高铁可以选择进入或者不进入市场,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出各种策略组合下航空和高铁的最佳策略,通过京沪高铁的实例展示了航空和高铁博弈的结果,给出了博弈双方的利润、票价、服务频率,以及在市场需求变动、机型变动和沉没成本变动条件下三者的变动情况. 结果表明,如果高铁的沉没成本不高并且市场需求充足,其最佳策略是进入市场,而航空的最佳策略是允许. 相似文献
36.
运用船舶操纵模拟器模拟试验的方法,通过分析风、流压差角等参数对超大型集装箱船航迹带宽度的影响,提出了超大型集装箱船通过弯曲航道时所需航道宽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7.
卞华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3-15
文章阐述了高校青年干部到地方挂职工作的意义,指出挂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对策,对今后进一步完善高校青年干部到地方挂职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拓宽方式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结合西潼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针对单侧拓宽和双侧对称拓宽方式建立了路基沉降数值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路基顶面沉降、差异沉降与坡脚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并选定试验段进行双侧对称拓宽方式下的数值模拟分析和分层总和法计算,同时进行了路基沉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拓宽相同宽度时,双侧拓宽的旧路基中心沉降减小幅度较单侧拓宽增加15.2%;两侧各拓宽2车道时,路基差异沉降是单侧拓宽4车道时的24.3%;随着拓宽宽度的增加,旧路基中心沉降增量逐渐减小,最大沉降位置在距新建路基边缘内侧3~5m处。数值模拟、分层总和法计算及现场观测最大沉降分别为18.40、18.74、16.06mm,表明数值模拟方法可靠,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9.
从土地使用功能、开发强度、沿线土地价值、城市用地布局及地区经济活力5个方面阐述了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包括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发展轴形成、带动城市中心区和副中心区发展3个方面。探讨了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模式,主要有轴向、组团式、主轴-网络状3种。最后,指出大城市空间形态模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的特征,借鉴主轴-网络状模式。 相似文献
40.
针对动态环境下无人自动驾驶车辆控制的非线性、时变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行为融合的无人驾驶车辆的智能控制策略。根据车辆行驶基于模糊逻辑方法设计了一系列的基本行为模式,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分别建立各行为模式控制器,进而对车辆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控制。在行为选择机制设计中,对常用的行为竞争和行为融合2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限制各行为模式的使用范围,通过各行为的控制和融合,既达到有效避障,又能完成行驶目标的目的。通过几种典型障碍物环境下的避障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