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2篇
  免费   137篇
公路运输   455篇
综合类   588篇
水路运输   596篇
铁路运输   301篇
综合运输   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海上大型人工岛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为例,深入分析了人工岛建设工程的特点与关键技术,在借鉴国外人工岛建设经验基础上,分析研究了人工岛建设功能与规模、设计标准、人工岛选址、关键基础资料获取、平面形态与总体布置、陆域形成与基础处理、新型护岸结构、施工组织、生态与环保、监测与监控等关键技术,给出了初步研究结论,并提出了需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2.
周军  蔡小红  胡东 《水运工程》2011,(Z1):87-92
按照游艇泊位波浪掩护的高标准要求,对海南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游艇码头防波堤平面布置特别是口门布置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数学模型试验对港内泊稳、口门内外冲淤变化、流态变化、岸滩演变等进行模拟验证,总结了在砂质海岸建设游艇码头防波堤的经验,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3.
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航道整治总体工程和一期工程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一期工程的整治效果。一期工程整治效果主要体现在:稳定了戴家洲水道枯水期分流条件,直水道进口段弯道形态得到改善,弯道凹岸边界得以延长,弯道水流特性变强,进口段河宽受到控制,浅区航道条件改善,为总体工程的全面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对合肥市绕城高速指路标志的系统性问题、出入口标志、地点距离系统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可有效提高驾驶员的认读理解能力,保障车辆的顺畅通行,使其更好地发挥路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5.
文章以南钦铁路南宁段良庆制梁场工程为依托,结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条件、参数及混凝土配合比和性能,介绍了在现场预制梁中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6.
127.
波浪爬高是确定斜坡式海堤堤顶高程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工程安全和造价,而目前国内外标准针对波浪爬高的计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随着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工程越来越多,工程设计人员掌握国内外设计标准不同计算方法的必要性逐步显现。介绍国外常用的美国标准Coastal Engineering Manual(简称CEM)、欧洲标准Wave Overtopping of Sea Defences Structures and Related Structures Assessment Manual(简称EurOtop)以及国内《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通过对比波浪爬高的计算方法,总结梳理各计算方法的差异性,得出CEM与EurOtop考虑的波浪爬高计算影响因素较为全面、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结论。为斜坡式海堤设计中波浪爬高方法的选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8.
结合某船主机遥控监测系统实例,详细论述一种基于CAN总线的主机监控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对CAN总线网络各节点的处理,主机遥控系统控制框图和通讯作了具体措施,以推进CAN总线技术在船舶主机遥控监测系统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9.
水工工程通航安全评估介入时机影响通航安全评估工作的有效性。文中通过研究我国相关法规,分析了通航安全评估介入时机现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通航安全评估实践和项目管理相关理论,对通航安全评估不同介入时机进行分析,提出分阶段实施通航安全评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0.
针对重载货运专线75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曲线尖轨磨耗问题,考虑尖轨前端的结构特点,建立三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不同磨耗阶段的机车车轮型面与不同断面处尖轨的接触情况。磨耗Ⅱ型机车车轮沿着进岔方向通过标准型面尖轨时,车轮与尖轨的接触位置是不断变化,由尖轨侧面向尖轨顶面过渡,轮轨接触的等效应力变大。随着车轮的磨耗,轮缘根部圆弧半径逐渐增大,磨耗尖轨上的等效应力要大于标准尖轨,且磨耗尖轨的变化幅度是标准尖轨的4倍多。距离尖轨尖端2m位置处的标准尖轨不能适用于所有磨耗阶段的机车车轮型面,应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