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172篇
综合类   224篇
水路运输   178篇
铁路运输   199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31.
霍丽敏 《交通标准化》2007,(12):115-11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对新型材料的研究使用,使得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越来越多.也有了一定的施工经验。近十几年开始采用的有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夯坑置换法、压力灌浆法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只要有严密的质量控制手段,都能经济而有效地获得期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2.
车辙是沥青路面主要破坏形式之一,它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通过沥青胶浆DSR模量试验、车辙试验来研究RA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并且与70#普通沥青、PRM改性沥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添加RA抗车辙剂能显著改善沥青胶浆及其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233.
地图数字化是获取GIS空间数据 ,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主要手段之一 ,是公路室内选线的基础 .本文对地图数字化过程中直线型和直角型地物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平差处理 ,并讨论了衡量地图数字化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34.
介绍了公路交通资产系统的含义与资产管理过程,并指出开发交通资产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论述了公路交通设施信息准确高效获取、公路交通设施使用性能评估、公路交通资产管理系统决策的实现过程,最后提出了公路交通资产管理系统应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35.
研究目的:获取郑州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沿线地基土的沉降与变形规律。研究结果:选取代表性地区进行多组平板载荷试验,获得了沿线广泛分布的粉质黏土的变形特性及时效关系,分析了温度和前期固结压力对沉降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36.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现状、挑战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在对铁路发展过程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指出通过在信息化基础上的智能化,使铁路 运输系统向铁路智能运输系统转化是保持和提高铁路运输业在21世纪竞争力的核心战略.之 后给出了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的定义、特点及一般构成,并在对RITS相关研究发展简要 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RITS的发展框架,系统结构体系以及构成我国RITS的核心技术. 以及中国ITS系统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37.
列车通过路桥过渡段时的动力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建立了列车与路桥过渡段动力特性分析模型,确定了一套轨道过渡段动力特性的评价指标,分析了由基础沉降差引起的钢轨初始变形以及行车方向、行车速度对轮轨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确定路桥过渡段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8.
计算智能理论及其在RITS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析生物智能、人工智能和计算智能的发展过程及研究本质出发,给出了目前计算智 能的概念综述了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特别指出了计算智能理论技术面临的挑战,并进行 了展望,最后分析了计算智能理论应用技术以及在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39.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规模大、结构复杂、要素繁多,系统设计难度大.为降低系统设计复杂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RITS逻辑结构分解方法,通过建立模糊关联强度矩阵描述过程间的关联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聚类将RITS逻辑结构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使系统分解过程更为精细和严谨,为系统物理实现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0.
采用自行设计的过渡工况控制及测量系统,对舰用电站柴油机进行了加载过渡工况下柴油机的空燃比、消光烟度及示功图参数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负荷增加率的上升,空燃比减小,燃烧恶化;燃烧始点后移,预混燃烧比明显下降。上述原因导致了在加载过渡工况下,随负荷增加率的升高,柴油机的性能恶化,油耗增加,燃烧噪声变大,排气烟度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