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55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25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对沥青路面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2.
公路网的连通度评价指标反映了网络中各节点的连通状况,体现了网络的结构特征。在分析现有的公路网连通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考虑到道路通行能力对公路网连通度的重要影响,提出公路网连通性评价指标的新定义。最后给出计算示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3.
铁路车站2M带宽光纤接入网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车站接入网是当前铁路通信中的热点,主要介绍我国当前车站光纤接入网发展的现状,并对光纤接入网的业务应用与系统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4.
地铁迷流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地铁迷流的危害及其腐蚀的原理,提出了地铁迷流的监测方法.并对地铁迷流监测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实时显示、查询、存储、超限报警和在一定条件下向智能排流柜输出控制量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5.
航道是国家重要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是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新基建、数字交通等政策强力牵引下,智慧航道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目前大规模发展智慧航道工程,但尚未建立专门针对智慧航道建设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智慧航道建设,研究构建了智慧航道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建设成效得分评价模型,提出智慧航道分级定义,实现客观、量化地评估智慧航道工程建设效果,扎实推进航道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6.
清晰、简洁且全面的大型体育赛事交通总体规划是赛事成功举办强有力的保障.它整合现有和未来可能使用的城市交通系统、交通网络系统、交通运营系统、相关机构及各客户群体,并在赛事交通与城市交通之间寻求平衡点.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和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奥运交通总体规划为案例,总结赛事交通总体规划的框架,剖析规划内容和要点,识别...  相似文献   
127.
宁波市矮潘地块项目中的上盖物业基坑存在开挖面积大、距下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较近等问题。因此,隧道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是该工程的重中之重。为合理预估和控制该上盖物业基坑施工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的影响,基于Plaxis 3D软件,对软土基坑施工及辅助措施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隧道上浮量主要受隧道埋深的影响,在相同基坑开挖深度下,下卧隧道埋深越大,对应的隧道上浮量越小。为减小上盖物业基坑施工引起的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变形,宜选用基坑分步开挖及由两侧向中间开挖的施工方式,并对隧道上方土体采取加固措施;当分坑数量划为9个且施加在垫层上的临时压重应力为上方开挖土体总重应力的20%时,工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8.
基于宁波轨道交通某车站基坑的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伺服钢支撑与普通钢支撑的支撑效果。通过建模,对伺服支撑设计方案及施工工序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与普通钢支撑段相比,伺服钢支撑段地下连续墙的最大累计水平变形更小;将基坑施工工序调整为先开挖伺服钢支撑段后开挖普通钢支撑段,普通钢支撑段和伺服钢支撑段地下连续墙的最大累计水平变形平均值分别减小了2.36 mm和2.19 mm;在施工工序优化的基础上,将伺服钢支撑由原来的三、五道相隔布置分别调整为四、五道相邻布置和三、四道相邻布置后,地下连续墙的最大水平累计变形分别减小了2.92%、22.44%。  相似文献   
129.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行车舒适、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不少沥青路面在设计年限内就产生了各种早期破坏,从而造成路面使用质量的降低。故在施工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0.
以西林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对无砂大孔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了设计,对无砂大孔混凝土的密度、强度、透水性等三方面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并对无砂大孔混凝土在台背回填中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