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5篇 |
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97篇 |
综合类 | 248篇 |
水路运输 | 383篇 |
铁路运输 | 182篇 |
综合运输 | 2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8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9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4篇 |
1973年 | 3篇 |
197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212.
目的 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s)无血清培养基中 ,加入α 干扰素 (IFN α) ,以探讨IFN α对CML DCs表达共刺激分子及分泌IL 10、IL 12P70的影响。方法 在诱导CML DCs的培养基中 ,除加入SCF、GM CSF、TNF α及IL 4外 ,还加入不同浓度IFN α。培养 10~ 14d后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 ;G显带法显示Ph1染色体 ;噻唑蓝 (MTT)法检测CML DCs刺激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状况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IL 10及IL 12P70含量。结果 IFN α(30 0U·mL-1)组较无IFN α组 ,CML DCs的CD4 0、CD83、CD86及MHC I类抗原的表达均升高一倍 ;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中OD值增加一倍 ;Ph1染色体阳性比例、IL 10及IL 12P70浓度均减低。结论 IFN α能够部分纠正CML DCs免疫表型及功能缺陷 ,同其解除了CML血清中IL 10对CML DCs分化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13.
214.
李霄凯;童正洪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2,(2):88-91
围绕高速铁路隧道地质雷达法无损检测技术,探讨了天线频率的选择、雷达波速的标定、里程标识、信号处理、图像解读和差分析及解决方法。理论分析及现场实践表明:采用地质雷达法进行质量监督检测,可精确探测衬砌厚度,确定钢筋及格栅钢架的分布位置及数量,查明衬砌背后特别是拱顶存在的空洞和回填不密实区域,提高隧道无损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消除工程质量隐患,满足高速铁路建设管理需要。 相似文献
215.
文章对长寿命路面进行介绍,结合长寿命永久性路面结构技术在山东省的应用,提出了我国永久性路面结构技术今后发展需要注意的技术点和要求,并提出了永久性路基理念和永久性道路的理念. 相似文献
216.
建立了Q系列3岁假人的正面碰撞仿真模型,以前置护体安装高度位置(相对于假人H点位置)、前置护体自身高度、前置护体加强肋板刚度以及泡沫材料刚度4个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筛选优化参数,并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进行求解。经过优化求解得知,当前置护体安装高度位置为0 mm(相对于假人H点位置),前置护体自身高度为190 mm时,对儿童乘员的保护效果最佳。此时最大腹部压力较初始值降低了16.3%,胸部3 ms加速度较初始值降低了9.1%。综合分析可知,在正面碰撞中减小儿童腹部与胸部损伤的关键之处在于,前置护体需约束在儿童乘员的盆骨部位,避免在碰撞过程中儿童出现\"下潜\"现象;通过将约束部位扩散到儿童胸部的方式可以有效分散碰撞冲击载荷,从而减小儿童乘员的腹部和胸部损伤。 相似文献
217.
航空母舰甲板垂向运动是舰载机高海况着舰误差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舰载机在高海况下的自动着舰精度,自动着舰系统采用甲板运动补偿器根据甲板垂向运动生成补偿指令,以驱动舰载机精确跟踪甲板运动,从而减少着舰误差。常规甲板运动补偿器在补偿频率范围内虽然可以实现预期补偿效果,但在补偿频率范围外存在高增益区域,对甲板运动中的高频分量起放大作用,并且将其混入生成的补偿指令中,会对舰载机飞行安全产生影响。为在有效补偿的同时减少对甲板运动高频分量的放大作用,通过对舰载机自动着舰系统的频率响应按频率进行采样,设计出离散甲板运动补偿器频率响应,采用频率采样法设计数字式有限冲击响应(FIR)甲板运动补偿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频率采样方法的FIR甲板运动补偿器在有效补偿由甲板运动引起的舰载机着舰误差的同时,可有效降低甲板运动高频分量的影响,提高着舰精度。
相似文献218.
219.
对几个车站站改过渡工程中,信号道岔控制电路特殊处理部分进行归类总结,保障了站场顺利过渡,安全开通。对站场过渡工程中信号方案特殊处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0.
随着国际航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远洋集装箱船舶日趋大型化,对集装箱码头装卸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全球正经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国际航运市场进人萎缩期,港口企业应该以此为机遇,从技术和管理创新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