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4篇
  免费   128篇
公路运输   498篇
综合类   453篇
水路运输   441篇
铁路运输   320篇
综合运输   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渗透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干湿循环和全浸泡两种条件下,研究了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性能,并考虑扩散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因素.为准确地预测实际工况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为促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工业化建造,实现钢构件和混凝土构件的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针对传统剪力钉均匀满铺建立的等效刚度理论不能反映群钉集中布置时组合结构受力特性的问题,以跨座式单轨交通为研究背景,设计制作群钉连接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轨道梁,进行装配前的钢梁与装配后的组合梁固有频率、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曲线对比分...  相似文献   
83.
战时运输最优路径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随机动态路网寻优问题。在分析战时运输最优路径问题特性前提下,着重研究战时运输路阻函数模型,求出时间阻抗、风险阻抗和费用阻抗,标定阻抗参数μ1,μ2和μ3,及确定函数模型的MapBasic表达,在给出最优路径模型基础上,利用改进的Dijkstra算法求解。实例验证表明研究成果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84.
本文通过对国内典型高速动车组齿轮箱进行有限元仿真和试验测试,对比两种不同结构型式齿轮箱箱体的模态特征,研究分析了整体箱和分体箱对振型模态的影响,针对局部薄弱区域提出优化设计建议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5.
方新雨  曾辉 《公路》2007,(11):94-100
结合常武路路面白改黑施工实践,介绍了橡胶沥青在改造项目上的应用,重点在其材料与结构特性上加以分析、研究与总结,以便正确指导施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顺利完成本项路面改造比较特殊的任务。  相似文献   
86.
碳纤维智能层及其场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卓球  邓友生  方玺 《公路》2007,(12):155-159
针对重大混凝土结构损伤信息捕捉的完备性,研制碳纤维智能层并提出场域诊断方法。基于碳纤维智能层的功能特性与可覆盖性,将被测结构的力场转换为易于检测的电场,在贴有碳纤维智能层的被测结构中建立一个应变或损伤的敏感场;通过研究碳纤维智能层力、电、热等多场耦合机理,提出服役结构的静态损伤场域诊断方法。最后,展望了水泥基碳纤维智能材料的工程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7.
在非对称建筑荷载作用下,采用CRD法和预留核心土弧形导坑法两种施工开挖方案,对小净距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两种施工方案的洞室周边竖向变形、地中围岩变形和洞室周边的围岩应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非对称建筑荷载作用下两种方案的洞室周边竖向变形规律和变形规律的相似性,获得了地中围岩变形的变化规律,对信息化反馈施工,指出了必须重点监控与关注的位置.  相似文献   
88.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系统是一个无备用、重要的为列车运营提供电能的配电系统,它的可用性指标与列车正常运营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系统可用性指标计算方法的文章比较少,为了对接触网系统可用性指标的定量计算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列车运行图的定量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9.
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框架模型,在火灾高温及荷载耦合作用下,并考虑火灾发生的偶然性,共设计了14种受火工况,以此模拟并分析钢筋混凝土托梁转换结构的受力变形性能,得出受火梁的热膨胀变形是结构变形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同时提出托梁转换结构实用抗火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0.
介绍了泡沫沥青现场冷再生技术在G104线安徽段上的试验应用,通过技术方案选择、施工过程以及质量控制要点等,得出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旧路面大修中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及隔断裂缝反射、减薄沥青面层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