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56篇 |
免费 | 30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34篇 |
综合类 | 1372篇 |
水路运输 | 1133篇 |
铁路运输 | 862篇 |
综合运输 | 1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162篇 |
2021年 | 225篇 |
2020年 | 187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82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179篇 |
2014年 | 208篇 |
2013年 | 277篇 |
2012年 | 360篇 |
2011年 | 384篇 |
2010年 | 346篇 |
2009年 | 320篇 |
2008年 | 348篇 |
2007年 | 379篇 |
2006年 | 378篇 |
2005年 | 292篇 |
2004年 | 104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进步 ,带动着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 ,促成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从两方面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 :一是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序加工 ;二是加强对信息用户既高校全体师生以及信息服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狗左、右心室和肺循环功能的同步测定方法,并同时观察了左、右心室收缩、舒张性能、泵功能和肺循环功能的多项指标。在实验条件下,动物的生理状况在3小时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3.
结合铁路远动系统已建区段运行实际及积累的经验,探讨监控系统安全性、保护装置信息采集、远动信息分流、规约转换等铁路信号电源监控装置远动系统设计、建设和运行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分析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师利用情境、协作学习环境,进行教学目标、情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导,结合铁路供电系统的特点,论述了铁路供电部门做好自身安全评审工作的重要意义,突出强调了这一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提出了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程序及步骤。 相似文献
6.
列车气制动过程中的EP(电-空)转换完成电气指令到空气压力的转换,是实现精确制动的关键环节.EP转换具有非线性、时变和多因素干扰等特点,但它的实时性要求又很高,导致控制难度较大.采用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高速开关电磁阀组成EP转换单元,提出一种结合Bang-Bang控制思想与模糊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复合控制器,能自动适应不同工况.建立了EP转换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分析,并构建了制动试验台进行大量试验.采用复合控制方法和高速开关阀的EP系统具有转换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还能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连接线夹电气烧伤的原因以及目前既有检测电连接线夹早期烧伤故障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ZegBee无线技术电连接线夹在线低功耗温度监测装置的设计方案,以提高接触网电连接线夹的检测效率和改进故障检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9.
铁路双线隧道围岩爆破松动范围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处典型石灰岩地层的贵广铁路牛王盖双线隧道,选择IV级围岩地段的3个断面进行围岩爆破松动影响范围的测试。每个断面钻7个直径40 mm、深4.0~4.5 m的探孔,采用超声波方法测试并分析围岩爆破松动圈的大小、形状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围岩爆破松动圈内比松动圈外的围岩声波波速小10%~20%,松动圈内岩体的破碎程度与围岩声波的波速降低相关;采用控制爆破,总装药量在180 kg和最大一段装药量在28 kg时,Ⅳ级围岩爆破松动圈的范围一般为0.9~1.5 m,当围岩附近有溶洞或破碎带时,该处的围岩爆破松动范围将成倍增加,需要采用拱架支护,以防塌方。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即将开通的海南东环铁路及运营中的东线高速公路清水湾段受突发性大型泥石流冲击,泥石流漫过铁路路堤、穿过桥下净空后进一步漫过公路路面并流入南中国海;通过记述泥石流的成灾过程,结合地质调查、航拍、勘探、测试等手段,分析流源区巨型滑坡的成因、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机理、泥石流的径流和堆积特点。研究结论:(1)流源区巨型滑坡的发生表现出极强的突发性以及高位高速运动的特点;(2)风化破碎的花岗岩体和不利的结构面组合是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3)连续强降雨的饱水加载作用以及雨水沿陡倾张裂结构面的下渗软化作用,是诱发滑坡的直接原因;(4)表现形态:岩土体高速下滑后,迅速解体并与水体充分拌和转化为泥石流,沿途不断铲刮沟床,流体物质和含水量逐渐增大,高速流态化运动近4 km才逐渐停下来;(5)海南东环铁路及东线高速公路位于堆积区的外缘,当泥石流到达时动能已大大减弱,其破坏程度受到了很大限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