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9篇
  免费   136篇
公路运输   735篇
综合类   717篇
水路运输   689篇
铁路运输   418篇
综合运输   6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介绍平顶山至临汝高速公路软土路段采用粉喷桩加土工格栅复合处理的技术,以及粉喷桩和土工格栅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施工要求.并阐述了其质量控制措施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92.
该文强调加强建设工程成本管理,是公司打造其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文章主要结合企业绩效管理发展理论,对成本管理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93.
以西门子VDO的车队智能化管理系统为例,介绍现代车队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模块和作用,以便更好地利用车队智能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94.
邓飞  周伟 《汽车电器》2008,(11):9-11
介绍以单片机为模糊控制器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阐述智能控制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发动机水温的变化,给出了模糊控制系统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模糊化、模糊推理、解模糊等。  相似文献   
895.
汽车主动悬架和四轮转向系统的耦合分析及协调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汽车转向系统和悬架系统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转向动力学子模型、悬架动力学子模型以及考虑两者耦合效应的综合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发现:悬架系统主要通过轮胎动载荷引起轮胎侧偏力变化,从而引起转向特性发生显著变化;而转向系统则主要通过离心力影响簧上质量的侧倾运动,从而引起悬架运动特性发生变化;主动悬架与四轮转向协调控制系统在减小车身侧倾和前轮垂直载荷波动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改善车辆横摆响应和质心侧偏角响应.  相似文献   
896.
公路路基病害特征与雷达检测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西南山区某段高速公路的检测实例表明,探地雷达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对路基病害的性质和分布范围的调查,并圈定路基异常及灾害影响区。  相似文献   
897.
已有的道路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方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为了有效地消除道路事故隐患路段,以系统论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道路交通系统各组成因素相互作用诱发事故的机理,以找到诱发事故的深层次原因。这种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表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8.
提出了一种二阶段红外图像序列小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由2个相序的处理阶段组成,即目标的预侦测阶段和目标的确认阶段.在处理的第一阶段,通过快速扫描输入图像,根据视觉特征的显著性抽取潜在的目标集合.这些潜在的目标在第二个处理阶段通过双均值滤波方法被进一步地识别,判断出真目标,剔除假目标.统计分析在理论上证实了这种算法结构的高效和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运算速度上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899.
道路货运企业规模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两个角度分析道路货运企业的规模经济,认为其生产活动不存在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但运输业务集成对其实现规模经济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道路货运业务集成难以开展的现状,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00.
阐述了构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重要性,探讨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一个和谐、人文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能推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应重视和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