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194篇
综合类   309篇
水路运输   221篇
铁路运输   100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由它产生的城市交通问题具有普遍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因此,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既要参考国内外经验,又要立足实际。只有循序渐进地不断修正城市交通政策,才能切实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建立一个适应城市经济发展和满足市民实际需求的城市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02.
油石超精技术在机车车辆零件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油石超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对其在机车车辆轴承、凸轮和活塞环光整及修形加工中的应用作了详细阐述,拓展了该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3.
车削加工物理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获得工件廓形的“三瞬心成形法”,建立多误差作用下车削加工工件精度预测数理模型,可预测实际加工工件表面变化趋势,可显示工件在任一位置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04.
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平面交叉口是交通事故的集中发生地,改善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是降低我国交通事故数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江苏省部分国省道公路平面交叉口进行实地交通调查,从交叉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出发,对引起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事故的因素,包括交叉口位置,几何属性情况,交通标志标线,信号设置和交叉口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根据这些方面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提出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的主要改善措施,并以实例进行分析说明,为改善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提供具体的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公交线路运力配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影响公交线路车辆配备的各种因素。从公交车车型、道路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并以公交线路长度、营运周转速度和发车间隔为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公交线路运力配备方法,并应用该法对苏州市1路公交车进行线路配车量计算。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针对虚拟制造基层关键技术--数控车削加工仿真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实现含有整个数控车削加工环境的全景仿真,可表达几何仿真、加工过程仿真及加工质量仿真,为解决当今切削加工仿真及其运行模式存在问题,提供一条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7.
城市分汊型河道进行环保疏浚的边界条件较复杂,具有水质较差、流态复杂、淤积严重、过河建筑物较多的特点。提出环保疏浚深度应从污染层深度、河床演变、构筑物的安全等多角度考虑的设计理念:1)在单一河段复式断面以平滩高程控制疏浚深度。2)为了稳定河床,疏浚深度应控制过水面积的比例,并保持主河道与自然坡度一致。3)在堤防及构筑物处,疏浚深度应考虑与其安全距离及疏浚后冲刷深度的影响,从而在河床稳定和构筑物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挖除污染底泥。此理念已成功应用于某河段环保疏浚工程。  相似文献   
108.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对斜坡式护岸和直立式护岸断面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的越浪量进行观测,分析墙顶超高、平台相对宽度等因子对越浪量的影响规律,并将现有公式计算越浪量的结果与物模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成果可供类似断面的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第三轨受流存在无电区的问题,从车辆牵引系统角度进行了分析.深入分析了无电区的准确检测及控制方法的可靠性,剖析了检修线上目前采用的几种受流方式的优缺点.阐述了蓄电池自牵引技术.介绍了洗车模式下车辆运行的控制方式.通过青岛地铁11号线的试验,验证了所选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0.
张国焘认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的根源在于两党的党内合作方式,为此他提出了所谓国共“联合”的观点,将之理解为两党合作谋取胜利的必然的和最有效的方式.文章剖析了张国焘的国共联合论,指出其思想意识根源中关门主义和取消主义并存的状况,分析其对革命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