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70篇
  免费   2296篇
公路运输   10155篇
综合类   10084篇
水路运输   9951篇
铁路运输   5915篇
综合运输   3261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1316篇
  2021年   1633篇
  2020年   1128篇
  2019年   737篇
  2018年   731篇
  2017年   689篇
  2016年   722篇
  2015年   1264篇
  2014年   1771篇
  2013年   3109篇
  2012年   2635篇
  2011年   2843篇
  2010年   2766篇
  2009年   2667篇
  2008年   2594篇
  2007年   2483篇
  2006年   2137篇
  2005年   2041篇
  2004年   1077篇
  2003年   612篇
  2002年   433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512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73篇
  1981年   95篇
  1980年   68篇
  1979年   91篇
  1978年   56篇
  1977年   69篇
  1976年   53篇
  1975年   6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To deal with the effect of compressible fluids on the supercavitating flow over the subsonic disk cavitator of a projectile, a finite volume method is formulated based on the ideal compressible potential theory. By using the continuity equation and Tait state equation as well as Riabouchinsky closure model, an “inverse problem” solution is presented for the supercavitating flow. According to the impenetrable condition on the surface of supercavity, a new iterative method for the supercavity shape is designed to deal with the effect of compressibility on the supercavity shape, pressure drag coefficient and density field. By this method, the very low cavitation number can be comput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empirical formula. At the subsonic condition, the fluid compressibility will make supercavity length and radius increase. The supercavity expands, but remains spheroid. The effect on the first 1/3 part of supercavity is not obvious. The drag coefficient of projectile increases as the cavitation number or Mach number increases. With Mach number increasing, the compressibility is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The compressibility must be considered as far as the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supercavitating flow is concerned.  相似文献   
992.
采用计算方位和测量舷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真航向测量时,由于舰船安装条件有限,舰位测量设备DGPS和经纬仪不可能安装在同一位置。直接将DGPS测量的舰位作为经纬仪中心的位置会影响到方位角的计算结果,进而影响航向测量精度。本文采用归心改正理论根据DGPS测量的舰位推算经纬仪中心的精确位置,根据此位置计算出的岸标真方位的精度得到了提高,最终提高航向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3.
通过研究α稳定分布,提出海洋噪声、舰船辐射噪声等符合低阶α稳定分布,在进行对称α稳定分布且独立的随机源信号进行盲分离处理时,若仍然采用高斯分布将不收敛。本文设计了分数低阶矩阵盲源分离算法,最后通过实验对比本文所设计算法和时延分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算法对于α稳定分布且有独立的随机信号,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够有效实现盲源信号分离。通过从复杂的海洋噪声中仍能较好地提取出船舱辐射噪声的实验,说明即使信噪比发生变化,源信号分离后相似系数较分离前仍然有稳定地提高。  相似文献   
994.
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利用水动力分析软件AQWA对浅水中浮式栈桥单浮箱系泊系统及运动响应进行研究。对初步设计的多种系泊系统进行优选,并计算浮箱在最优系泊系统下的运动响应幅值算子RAO。结果表明:聚酯缆材料极易疲劳破坏,浅水中交叉型半张紧式锚链系泊表现出良好的系泊性能。浮箱的振幅响应算子RAO与波浪周期变化及波浪作用方向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当波浪入射角为120°~150°时,浮箱的纵荡及纵摇RAO较大。为保证较小的垂荡值,浮箱布置可沿入射波方向。为保证较小的首摇角,浮箱布置应避免与来浪呈120°的入射角。  相似文献   
995.
针对螺旋桨无键过盈安装后桨-轴应力数值计算问题,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和ANSYS有限元法进行应力的数值计算。通过理论值与仿真值的对比分析表明:桨-轴应力的仿真值比理论值略大,理论值与仿真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Ansys有限元法考虑了接触边缘区域存在应力奇异性、桨-轴存在轴向应力和螺旋桨外表面存在径向应力的情况,比运用弹性力学理论求解更加准确可靠;通过桨-轴应力计算可以证明过盈量选取的合理性,为检验螺旋桨无键过盈安装的可靠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弱磁环境下铁磁质的磁化规律,利用舰船姿态变化模型和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研究不同磁航向情况下,横摇角、纵摇角和偏航角对舰船感应磁性各分量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在地磁坐标系中,舰船的各个感应磁性分量除了受磁航向影响之外,还受横摇角、纵摇角和偏航角的调制作用,其中,横摇角的作用最为显著,使得相应磁性产生与横摇频率相同的变化;纵摇角的作用次之,偏航角的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997.
基于U-I型、U-IV型、V-I型、V-IV型4种夹层板结构形式,利用PCL(Patran Command Language)语言对MSC.Patran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开发出折叠式夹层板结构设计程序(FEA-LASCOR)。该程序仅需设计者在用户界面简单操作即能够实现夹层板板格快速建模、屈服强度分析、结果处理等功能。验算分析表明FEALASCOR程序具有与传统数值仿真分析一样的精度,并缩短了繁琐的建模工作,显著提高设计分析效率,为夹层板船体结构设计高效、快捷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998.
根据大型电动船交流电网特点,以当前较差的电网电能供应质量为基础,设计一种大型电动船交流电网电能供应质量的优化方案。该方案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无功补偿方法和滤波电路的谐波抑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提高大型电动船舶交流电网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999.
有效的目标跟踪需要积极的传感器节点对运动目标群实行跟踪。与单目标跟踪相比,聚类在效能上有显著提高。本文提出准确的相干和非相干运动模式下目标的聚类,采用隐式动态时间框架来评估在创建连接组件加权图的目标关系史。该算法采用目标跟踪中定位算法的关键特征,即估计当前和预测的位置来确定移动目标的方向和距离的关系。模拟结果显示,通过动态调整历史窗口大小和预测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显著提高聚类的准确性并减少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1000.
复合材料船舶帽型加筋结构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不同截面形状和不同铺层方案对复合材料帽型加筋结构最大位移的影响。分别采用Beam188,Beam189,Shell99单元模拟矩形截面帽型加筋梁结构,结果显示建立整船模型时可以采用梁单元代替壳单元模拟复合材料帽型加筋梁的方法来简化建模。同时还研究不同铺层、不同铺设角、不同截面形状对帽型骨材每一层等效应力的影响,为复合材料船舶帽型加筋结构的计算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