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17篇
  免费   363篇
公路运输   3243篇
综合类   3143篇
水路运输   2941篇
铁路运输   2242篇
综合运输   41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501篇
  2013年   662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896篇
  2009年   985篇
  2008年   959篇
  2007年   1111篇
  2006年   1093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简述了城市客车尾气加热式水暖系统的特点、工作原理,提出在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2.
开展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伟 《铁道勘察》2006,32(5):52-54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已实施一段时间,笔者先后参加了襄渝线、包西线、襄石线等勘察监理工作,对勘察监理有着较深的体会。下面就监理工作的开展程序做一下介绍,希望对今后的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3.
在运输管理工作中引入ISO 9000标准将使运输管理更科学化、系统化、文件化、制度化,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4.
基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安保对车地无线通信网络的需求,通过对WLAN(无线局域网络)及TD-LTE(时分长期演进)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更为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TD-LTE车地无线技术方案.结合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实例,验证该方案能够实现高速移动状态下的大带宽传输、多业务承载,可解决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的瓶颈问题,满足承载需要.  相似文献   
115.
基于EMC技术的车载列控运行环境电磁干扰监测系统应用于信号动态检测中,实现对列控系统天线附近电磁环境的监测和车载列控设备电磁干扰的实时测试及分析,能够辅助分析车载列控设备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6.
结合南京地铁土压平衡盾构在复合地层中带压进仓的具体情况,通过采取带压进仓压力计算、现场试验压力确定以及实施过程,成功地解决了土压平衡盾构进行带压进仓作业,了解掘进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等技术难点.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为土压平衡盾构在复合地层中带压进仓的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7.
介绍了以Windows网络文件共享服务为基础,并结合Ping、文件读写等技术,在双机热备系统中实现了数据同步的方法。该技术已在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8.
在交流电力牵引区段,由于轨道区段的分割,电务扼流变压器承担着回流传导和平衡的任务。所以在扼流变压器或与钢轨各部连接线故障更换中,以及铁路各类施工作业需要临时断开连接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牵引电流畅通并设好防护,才能避免不平衡电流干扰、甚至烧毁正常工作的信号设备或造成人身安全隐患。同时,铁路施工封锁点时效性非常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用最有效的方法保证牵引回流畅通,一直是现场施工安全讨论的重点。探索改进既有的"两横一纵"临时回流线设置方案,更有效地提升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19.
在目标-距离速度控制模式普遍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的背景下,本文针对高速列车运行性能的要求,将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运用到高速铁路ATP中,对列车速度进行控制。控制系统以闭塞区间为单位,建立高速列车速度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模型。在闭塞区间内,利用车-地通信将控制所需信息发送至列控中心;根据所得信息,通过预测控制算法得到从当前位置到闭塞分区出口的列车速度自动防护曲线并确定列车运行方式和控制策略;在每1个通信周期内,利用滚动优化和误差校正进行速度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基于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高速列车ATP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0.
为评价地铁列车和道路车辆运行对环境的振动影响,选取北京地铁1号线东单站—建国门站普通无砟轨道区间以及4号线北京大学东门站—圆明园站浮置板轨道区间,在地表布置多个传感器,对地铁列车单独引起的振动、公交车单独引起的振动,以及两者叠加振动进行现场测试,对振动的Z振级和1/3倍频程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采用非减振的普通无砟轨道还是浮置板轨道,在距离地铁隧道中心线一定范围内,公交车引起的振动对沿线居民影响要强于地铁列车;采用浮置板轨道,可降低地铁列车引起的10Hz以上的地表振动,尤其是4080Hz控制频段内的振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地铁列车对沿线居民的振动影响。可采用浮置板轨道来减小地铁列车振动对沿线精密仪器的影响,但采用浮置板轨道仍会使得现有环境振动有所增加,其增量是否会影响沿线精密仪器正常使用,需要根据仪器对环境振动的限值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