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1篇
  免费   52篇
公路运输   790篇
综合类   781篇
水路运输   677篇
铁路运输   555篇
综合运输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应力约束下车架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王健  程耿东 《汽车工程》1997,19(1):15-19,55
根据汽车车架的结构及受力特点,建立了汽车车架结构拓扑优化模型,对薄板结构的极限应力分析表明,应力约束下汽车车架结构拓扑优化可用薄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并用修改的满应力法求解。文中的数值结果表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算法。  相似文献   
142.
考虑胎体复杂变形的轮胎非稳态侧偏特性理论模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郭孔辉  刘青 《汽车工程》1997,19(2):65-71
本文从肥体的一般变形模式出发,根据胎体的侧向弯曲变形及扭转变形计算出胎面的侧向瞬时变形,从而建立了小幅运动时轮胎非稳态侧偏特性理论模型。考虑胎体的复杂变形之后,模型能真实地反映轮台力学特性和物理实质。  相似文献   
143.
随动式悬架转向原理及操纵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郭孔辉  殷承良 《汽车工程》1997,19(6):322-324,341
本文简要介绍了随动式悬架结构。通过对其中的橡胶悬置块结构与功能分析,揭示了其中随动转向特性原理,并初步揭示这种特性对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种悬架结构也有县于汽车平顺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4.
参数三次样条插值在实践中应用很广。参数三次样条曲线需要四个边界条件,但当前通常使用的边界条件只是给出了两个,另外两个是根据经验而定的。我们把给出了完整的四个边界条件者称为参数三次样条的完备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45.
薛强  贺国 《船海工程》1999,(5):31-33
阐述3种AIP动力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对比了各种AIP的方案特点,提出对我国常规潜艇AIP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6.
分析常规潜艇通气管暴露率影响因素,提出了减小暴露率的方法,并对某一实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47.
介绍铸造CAE软件的组成、流程图,阐述铸造CAE软件在生产上的应用和对铸造生产的指导作用,以及对铸件缺陷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8.
利用小波包变换进行抑制的算法进行分析,将小波包分解与自适应滤波技术结合起来,对受扰子带采用改进的LMS自适应算法进行滤波处理,有效弥补了有用信号的损失,提高了系统性能,并给出仿真性能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9.
岩溶区隧道周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中小规模的隐伏溶洞,由于隧道的开挖、卸荷改变了隧道与溶洞间岩柱的应力状态,溶洞中的高压岩溶水进一步恶化了其稳定性,造成隧道突水、突泥等岩溶灾害的发生,带来了重大安全危害和经济损失.成为岩溶地区隧道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除施工扰动、高水压作用外,隧道与溶洞间岩柱厚度不足是引起这一工程问题的主要因素,建立隧道与溶洞间岩柱安全厚度预测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工程实用价值.针对常见的中、小尺度的侧部高压富水溶腔,综合考虑安全厚度的影响因素,以隧道周围的塑性区和溶洞周围的高渗透带的贯通与否作为中间岩柱稳定的判断标准,建立了中间岩柱安全厚度力学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因素对最小安全厚度的影响规律.以忠垫高速公路岩溶隧道为例,利用最小安全厚度预测公式判断中间岩柱的稳定性,其结果同基于现场量测判断的结果一致,从而说明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0.
微裂缝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形式之一。从流体动力学角度分析乳化沥青作为流体渗流入微裂缝中,从而封闭微裂缝、防止渗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