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3篇
  免费   468篇
公路运输   1844篇
综合类   2096篇
水路运输   1703篇
铁路运输   1260篇
综合运输   22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480篇
  2012年   510篇
  2011年   538篇
  2010年   569篇
  2009年   568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533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章对土耳其伊兹密尔轻轨车辆铝合金车体结构形式、主要特点和技术参数进行了介绍,通过有限元法对车体结构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并进行了静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该铰接式轻轨车辆的车体结构完全满足标准和技术规格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2.
基于自主研发的真实道路来流参数测量系统,对多地区、多场景真实道路行驶来流湍流强度进行了测试,发现车辆道路行驶时来流湍流强度远高于风洞水平,道路平均湍流强度为4%,沿海地区湍流强度最高可达20%,在跟车或超车时湍流强度可达 28%。在汽车风洞内模拟了道路行驶跟车、超车等试验场景,对测试车辆气流环境进行了采集分析。结果表明,跟车和超车时,后车来流湍流强度较高且伴随有速度损失,湍流强度及速度损失大小与前车尺寸和跟车距离有关,湍流强度分布范围为2%~33%,与道路实测相当,且速度损失最大为19%。进一步探究了前车放置角度、风洞风速对后车来流湍流强度的影响规律,建立对后车来流湍流强度定量调节的方法。完成了双车风噪测试,结果表明,风洞内高湍流强度环境车内风噪测试调制频谱结果与道路行驶测试结果相符,车内风噪频谱曲线差异主要集中在小于70 Hz的低频段。  相似文献   
93.
车辆与工程机械电子液压控制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运华  张磊  袁海文  王占林 《汽车工程》2003,25(3):215-218,231
简要综述了车辆与工程机械中电子液压控制的新进展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实现功率传输和运动控制与综合的新方案,给出了发动机-液压传动装置-负荷最佳匹配的实现方法。以应用于上海磁悬浮高速铁路工程轨道梁运输与搬运的工程机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为背景,讨论了基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和PCI04车载工控机的车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4.
涂层与阴极保护下的管道外腐蚀研究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一直认为管道在涂层和阴极保护协同保护下不会产生外壁腐蚀或腐蚀轻微。应用第三代高精度智能清管检测器对榕山—佛荫长为 2 5 4km的管线进行检测 ,发现了 455处外壁腐蚀 ,研究结果表明 :管道建设时 ,涂层施工的质量较差 ;使用维护过程中涂层材料老化严重、失修 ;管线上阴极保护系统长期故障使管道欠保护 ;执行了有严重缺陷的行业标准 ,至今不知管线上监测到的保护电位距真实的极化电位的差距有多大 ;管线的阴极保护度数据难以采集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控制腐蚀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针对WBZ21型稳定土拌和机在施工中其行走系统和燃油泵截流阀所发生的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96.
信号交叉口摩托车与汽车混合交通流运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托车出行在近期是我国中小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因此摩托车、汽车混合交通流也是我国很多中小城市主要的机动车交通流形式。摩托车车流与汽车车流在道路上行驶的行为与特征上存在的差异较大。本文在对摩托车、汽车的混合交通流信号交叉口的实际调查基础上,将摩托车与汽车的相关数据分开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较为符合实际的摩托车、汽车混合交通流在信号交叉口的特征,对交叉口的设计、提高信号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关于鼓式制动器效能因数变化特性的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文明  吕振华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5):128-131,140
为探索改进鼓式制动器性能的设计方法,首先从制动效能因数的计算公式入手,分析单自由度和二自由度制动蹄效能因数随摩擦片上径向合力作用点位置和摩擦系数变化的特性;其次通过对有关公式的进一步变换与推导,将制动效能因数分解为分别取决于制动蹄的杠杆增力作用和摩擦自增势(或自减势)作用的两部分,进而分析每部分制动效能因数随摩擦片上径向合力作用点位置和摩擦系数的变化特性。最后提出提高制动效能及其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为传统鼓式制动器的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
选择桥梁设计方案,涉及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在某些情况下相容,在某些情况下又相斥。为了协调这些复杂关系,并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引入两级模糊优选模型及非结构性模糊决策理论。并运用此模型,进行一桥梁的设计选型优化,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证明了此模型在桥梁方案比选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
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研究了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材料选择、冲洗时间、成熟度、双层铺筑混凝土强度等关键技术问题,分析了冲洗时间、成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温度越高,冲洗时间越早,最早冲洗时间与最迟冲洗时间有较大的间隔,常温下可达十多个小时,温度升高,间隔减小,成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相隔一定时间分两层振捣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强度与一次振捣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强度基本相同。结果表明:成熟度指标、试验法是评价、检测露石工艺性质的有效手段,两层铺筑方法是降低此种路面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的工作原理、组成部件及其功能。ESP系统基于汽车翻转角速度、横向线加速度和偏转力矩等的测量值,不但能够纠正诸如翻转或者打滑等各种汽车不稳定行驶状态,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汽车线内行驶的稳定性,缩短在弯道或湿滑路面上紧急制动时的制动距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