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篇
  免费   87篇
公路运输   295篇
综合类   264篇
水路运输   265篇
铁路运输   195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基于ANSYS显式动力分析建立了三维瞬态轮轨接触力-热耦合有限元模型,考虑了温度对热-弹塑性材料参数的影响;以初始温度30 ℃、轴重16 t、初始速度300 km·h-1、滑滚比30%工况为例,研究了车轮在经过钢轨典型断面前、中、后3个时刻下钢轨踏面的接触压力、有效塑性应变、温度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列车轴重、钢轨踏面状态、列车牵引和制动状态对钢轨踏面最大温升与最大接触压力的影响,并基于钢轨马氏体白蚀层的形成机制讨论了钢轨擦伤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计算工况下,钢轨踏面最大接触压力为1 186.43 MPa,出现在接触区中心位置,车轮通过后钢轨内部存在部分残余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钢轨最大有效塑性应变为0.028 2,最大温升为554.55 ℃;随着列车轴重从12 t增大至16 t,钢轨最大温升由339.89 ℃增大至402.79 ℃;钢轨踏面摩擦因数由0.2增大至0.6时,钢轨最大温升由230.93 ℃增大至519.25 ℃;滑滚比由10%增大至40%时,车轮制动和牵引引起的钢轨最大温升分别由264.52 ℃和362.10 ℃增大至700.46 ℃和819.61 ℃,相同滑滚比条件下,牵引工况引起的钢轨最大温升大于制动工况引起的钢轨最大温升,其中在滑滚比增大至40%时,制动和牵引状态下钢轨踏面最高温度分别为700.46 ℃和819.61 ℃,钢轨最大温升均超过相变温度,可导致钢轨踏面产生马氏体白蚀层,从而形成钢轨踏面擦伤。  相似文献   
282.
针对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工业软件开发无人艇工程控制课程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可进行无人水面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USV)建模及运动轨迹控制。针对USV物理参数的不确定性,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设计控制器,分析控制器参数对USV运动性能的影响规律。无人艇工程控制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应用可提升学生对USV的运动操控、故障判断及维护保养能力。  相似文献   
283.
在中低速磁浮车轨耦合系统中,道岔作为磁浮车辆运行换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梁多采用模态频率和阻尼相对较低的辐板或箱型钢梁结构。当磁浮车辆以一定速度通过道岔时,易与道岔发生耦合振动,影响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和行车安全。为此,文章以长沙中低速磁浮车辆为原型,建立了“磁浮车辆-道岔梁”耦合系统模型,通过研究耦合系统的磁轨相互作用关系和振动控制方法,分析了“磁浮车辆-道岔梁”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吸振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massdamper,TMD),并论证了其对“磁浮车辆-道岔梁”耦合系统振动响应抑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反馈系数可不同程度地改变耦合系统的磁轨相互作用关系,其中间隙反馈系数和速度反馈系数影响作用明显;同时,车速对车体和道岔主动梁振动响应影响显著,尤其是当中低速磁浮车辆以40km/h以下的速度通过变截面道岔钢梁时。在磁浮车辆运行过程中,道岔梁的低阶模态更容易被激发,是导致“磁浮车辆-道岔”耦合系统发生共振的关键因素。调谐质量阻尼器装置的原理是通过增减装置配重块质量,将TMD装置振动频率调整至道岔梁主结构振动耦合频率附近,利用动力吸振的方式改变道岔梁的共振特性,进而达到抑制道岔梁耦合振动的效果。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表明,TMD控制器对改善“磁浮车辆-道岔”耦合系统稳定性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的耦合振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84.
长联大跨连续梁在日照温度作用下,因截面温度分布不均匀,温度梯度过大,易导致箱梁开裂等现象。荆州海子湖大桥为单联15跨的连续梁桥,温度的变化对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影响较大,因此,掌握该类桥梁日照温度作用下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和计算模式十分重要。以荆州海子湖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利用其长期监控系统的温度实测数据,研究桥梁的温度场分布特点。基于传热学原理,结合荆州地区地理位置、海拔、辐射等气象地理资料,对长联大跨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场分布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合温度实测值及相应有限元计算数据,研究不同时刻箱梁的温度场分布规律,提出一种由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组成的箱梁竖向温度梯度模式,并与规范温度梯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为同类型桥梁的温度荷载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增加,轨道交通承载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如今迅猛发展的物联网技术可为解决轨道交通出行提供新思路,现提出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智能轨道交通票务系统设计研究。本系统主要由嵌有RFID标签的交通卡、进站系统、里程记录系统和出站系统构成,与数据库大数据完美结合可以为乘客乘车提供便利,同时完善轨道交通收费的合理性。为了提高RFID阅读器识别标签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帧时隙的防碰撞算法,通过动态调整帧长达到标签被快速识别的效果,来提高整个城轨交通系统的效率,缓解人们的出行压力。  相似文献   
286.
由于目前部分货车在采用记重收费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前无序倒车,对高速公路收费站秩序造成较大影响,如何对此类现象进行采证,从而便于处罚和管理,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在分析车辆先验知识的基础上,对车辆模型进行了参数化提取,设计了一种基于先验知识的车辆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一定的先验知识对车辆目标进行建模,然后在实时的图像序列中通过模型匹配的方法来对车辆进行跟踪,并实时对模型进行连续不断的更新去实现对车辆的匹配跟踪.本文也给出了算法的实现过程,而且对算法进行了实际验证.通过实际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很好的解决了环境中的干扰问题,对收费站前无序行驶车辆的取证提供了良好的技术解决方案,而且本算法对于车辆的遮挡问题也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87.
文章阐述了在条件受限时,一般互通立交与服务区、停车区合并设置在几何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互通立交与服务区、停车区合并设置的建设方案,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8.
结合新型小站现车管理系统的研制,本文对车站确报信息处理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阐述了确报信息处理模块的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和工作流程.用软件对确报信息处理模块进行设计与实现,有效地提高了小站确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289.
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存在的问题,结合吉林省高速公路建设招投标管理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加强招投标管理做出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90.
C2S2(板材连续剪切变形技术)是一种针对于细化薄板材料晶粒尺寸的全新的材料加工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使板的晶粒度降低至亚微米级或者纳米级.介绍了板材连续剪切变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其所产生的剪切应变进行了计算和理论分析,并采用了有限元软件MAFAP4.0对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挤出角Φ、外弧角Ψ等因素对材料的变形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