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31篇
  免费   3158篇
公路运输   12885篇
综合类   13953篇
水路运输   11253篇
铁路运输   7487篇
综合运输   1311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1681篇
  2021年   2267篇
  2020年   1509篇
  2019年   882篇
  2018年   813篇
  2017年   840篇
  2016年   816篇
  2015年   1661篇
  2014年   2175篇
  2013年   2757篇
  2012年   3380篇
  2011年   3590篇
  2010年   3749篇
  2009年   3577篇
  2008年   3496篇
  2007年   3523篇
  2006年   3167篇
  2005年   2707篇
  2004年   1157篇
  2003年   685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615篇
  2000年   563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鉴于现代轿电动后视镜控制系统功能繁多、结构复杂,故障排除难度较大。以迈腾B8电动后视镜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线路图工作原理,进而重点分析了后视镜转换开关EX11信号的检测信号和后视镜左右调节电动机V17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常见故障与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通过该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排查出该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并能够为其他车型控制系统提供规律性参考。  相似文献   
32.
33.
34.
35.
港口铁路作为港口集疏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较为独立,且一般会遵从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开展境外港口工程铁路设计,若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可能会与当地要求、运营习惯等产生冲突;而且由于港口铁路的特殊性,设计须考虑港口运营需要、平面布置及集疏运要求,而不能直接套用正线铁路或一般站线铁路的设计思路。国内设计企业走出去承接海外港口铁路工程设计任务,在了解当地铁路运营习惯、信号制式等要求,做到因地制宜的同时,也要整体考虑铁路设计以满足港口特殊需要。通过巴基斯坦某集装箱港口工程融合中巴标准开展港口铁路设计的案例,阐述港口铁路在设计原则和标准确定、平面布置、断面设计、信号和道口设计上融合中巴标准和要求的思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6.
目前,针对具有多个原位地应力测试钻孔的隧址区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往往一次性将全部实测值用以计算值的回归反分析,没有考虑到隧道纵向长度远超其他方向且钻孔分布较远的特点,单个钻孔表征的临近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或反演精度被其余钻孔实测值“拉低”,导致整体反演结果容易陷入局部优解。依托拉林铁路桑珠岭隧道、叙毕铁路斑竹林隧道、沿江高速火山隧道、木寨岭公路隧道等工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结合最小二乘法寻优准则,分析了隧址区仅有单个钻孔反演精度较高的原因,提出了对具有多个钻孔的隧址区分段并分别进行单钻孔回归反演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木寨岭公路隧道断层破碎带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分段单孔反演较多孔反演进一步提高了反演精度;地应力的分布在断层前后呈现出先急剧增大后急剧减小的特征;除自重应力与埋深存在一定关联外,两项水平主应力随断层间距或厚度的增大突变性加剧;断层之间间距、断层倾角、断层厚度均是影响地应力方向偏转大小的重要因素,断层之间间距或断层倾角越小、断层越厚,地应力方向偏转越显著。  相似文献   
37.
丰寅帅  彭飞  王中  孟庆旭 《船舶工程》2020,42(2):138-142
对在船台测量场内利用全站仪进行多级转站测量时误差的传递过程进行研究,分析误差的来源及其累积方法,建立转站过程中误差传递的数学模型,并据此推导出多级转站测量的系统误差传递公式及其不确定度估计公式。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开展考虑全站仪测量误差的多级转站过程仿真试验,并将仿真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误差估计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多级转站时误差的传递过程和不确定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8.
已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多基于定性分析,不能满足精细化设计和运营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站点公共特征的站点精细分类方法。首先,将来源于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的进站客流量数据处理为时间序列数据,并基于K-Means++算法对各个站点的客流量进行聚类;其次,建立客流量聚类结果与土地利用特征多维参数的拟合方程,计算获得居住密集型、工作就业型以及区域中心型等5种大类站点的客流量公共特征。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属于同一大类站点不同站点的细分特性,使用5类客流量公共特征比重组合精细描述具体站点类型。 实例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提出的精细分类方法计算得到的每个站的客流量拟合值与真实客流值间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控制在14%以内,说明该分类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9.
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在人脸识别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大多数方法只是运用人脸深度特征而并没有分析哪些特征是有效的.为了探索针对人脸识别任务的有效结构化特征,提出了基于多种特征级联回归方法的人脸关键点检测模型,将两两关键点对应的人脸局部特征对之间的结构关系、整张人脸图像的全局表观和关键点对应的局部热图这3种人脸特征融合之后用于人脸对齐任务.实验证明,多特征级联回归法与记忆下降法相比,人脸对齐任务错误率下降了30.17%,与最新的一些人脸对齐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市域铁路牵引电缆贯通供电方案,该方案全线贯通式供电,设置一主一备两个主变电所,在主变电所内设置同相供电装置. 对贯通式供电时双边供电、单边供电下供电臂距离的设置进行了建模求解,模型以电压损失作为约束条件,通过逐渐增加列车数量的方式,求得供电臂所能承担最大列车数量,进一步得到供电臂距离的可行值,为牵引变压器位置的设置提供参考和校验. 采用基于线路的牵引供电系统建模,将牵引供电系统分为电缆层和牵引层,提出适用于牵引电缆贯通供电的分层交互迭代潮流算法. 该算法在层内进行潮流求解,同时层之间进行变量取值修正,以实现交互迭代,能够达到矩阵降阶、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 在本文案例分析中,相较于传统供电方案,牵引电缆贯通供电方案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提升至99.15%,每年通过再生制动能量利用可以节省的电费为2 955万元,一次性投资可以节省大约13 672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