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120篇
综合类   168篇
水路运输   88篇
铁路运输   96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基于GPS轨迹数据的交通调查技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居民出行调查方式的不足,该技术在高峰拥堵时段的交通方式识别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公交车和小汽车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流程优化方法,加入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 (STFT)的频域属性,利用遗传算法(GA)对SVM的惩罚系数和核参数进行联合优化,评估不同交通状态下交通方式和方式转换点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频域属性的加入能够有效提升交通方式识别精度,在道路畅通状态和一般拥堵状态下,交通方式和方式转换点的识别效果均较为理想;在严重拥堵状态下,机动化方式易与非机动化方式相混淆,方式转换点最大识别误差在13 min以内,相比于基于主观回忆的人工问卷调查方式仍具有参考性.  相似文献   
232.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具有抗折强度高、抗裂性能好、抗疲劳及耐磨损性能优等特点,目前普遍应用于桥梁工程混凝土路面及房建工程地下室底板、顶板等部位。但是由于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导致混凝土粘聚性大幅提高,工作性能下降,不再适应于泵送施工工艺,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大幅限制。本文以某新建铁路联络线工程为依托,结合施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及问题,对泵送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工作性能优化进行分析探讨,并对适用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33.
通过对受电弓进行机理分析、失效模式分析,初步确定其敏感部件及敏感因子.根据现场运用数据情况,选取适合的评估方法,开展可靠性评估,为完善受电弓的维护保养及检修规程,产品的技术提升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34.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与高速公路为地方路网配套的进出口位置不再协调,对区域路网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具体工程案例,展示了具体的工程设计及建设方案,供类似进出口及道路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5.
为研究高速公路改扩建沿线高边坡病害诱因,本文依托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调研分析了边坡形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条件、降雨、地震、地应力等自然因素特征以及机械开挖、爆破开挖、植被破坏、人工堆载等人类工程活动等病害诱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边坡施工开挖过程中相应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236.
研究目的:一座六跨一联单跨32 m的先简支后连续公路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因施工疏忽造成边梁负弯矩预应力钢绞线多处受损。该桥尚未交验通车,其损伤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不明确,参建单位对该桥的质量和后期运营安全有担忧。研究结论:本文用ANSYS9.0有限元程序建模,施加公路一级车道荷载,划分了9个施工阶段进行计算分析,用跨中断面的挠度、跨中断面的上下缘应力及支座断面的上下缘应力的变化这三个指标评价边梁负弯矩预应力钢绞线受损对桥梁结构的影响。通过计算得知,边梁负弯矩区预应力钢绞线受损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很小,只是支座位置的混凝土防撞墙可能会开裂。  相似文献   
237.
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上的贺家庄隧道为例,研究了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系统锚杆的受力状况,得出了拱部和边墙锚杆的受力特点,从径向位移的衰减规律和围岩压力分布形式两个角度分析了系统锚杆受力差异较大的原因,相关研究结论对黄土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8.
为了有效提取人脸的非线性结构信息,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最大散度差的核判别局部保留投影方法.首先通过核函数将样本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计算特征空间中样本的散度矩阵,其次将样本原始空间中的近邻图嵌入到散度矩阵,最后采用最大散度差准则进行特征提取.在PIE与Yal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人脸识别方法最高识别率可达到99%.   相似文献   
239.
240.
目的应用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肺鳞癌表达蛋白质谱,筛选肺癌标志蛋白质,为肺鳞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方法 6例手术后新鲜肺鳞癌组织,通过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分离纯化肿瘤细胞并提取可溶性总蛋白;多维液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技术(也称鸟枪法蛋白质组学,shot gun proteomics)对蛋白质进行分离、鉴定;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肺鳞癌细胞表达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子功能、生物通路及蛋白质相互作用,并筛选潜在的标志蛋白。结果 LCM共收集了60个帽(cap)的感兴趣细胞,平均每个LCM cap捕获感兴趣细胞数约12000个,其同质性大于95%。可溶性总蛋白经多维液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共鉴定出860个非冗余蛋白质。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包括分子量、等电点、平均疏水性、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转录后修饰和组织分布等经过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并通过统计图直观显示;蛋白质生物学功能基于Gene Ontologyc(GO)软件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生物学通路分析,根据其注解,筛选出3个有价值的蛋白质,即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粘联素A1(annexin A1,ANXA1)、高移动组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PB1)可以作为肺鳞癌候选的标志蛋白。结论鸟枪法蛋白质组学可大规模分离、鉴定肿瘤细胞表达蛋白质,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的标志蛋白质可能成为肺癌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