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120篇
综合类   168篇
水路运输   88篇
铁路运输   96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自平衡测桩法在武汉建筑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湖北省武汉时代豪苑工程首例应用自平衡法测试两根工程试桩,叙述了利用该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全过程,结果满足工程需求,同时说明了自平衡法在武汉地区是可以推广使用的。  相似文献   
272.
精轧螺纹钢竖向预应力损失监测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精轧螺纹钢筋作为混凝土箱梁的竖向预应力筋在桥梁结构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其预应力的损失往往得不到有效控制,而且相关研究开展较少。依据重庆新滩綦江大桥左幅箱梁施工过程中开展的竖向预应力筋永存预应力长期监控,对预应力损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为类似精轧螺纹钢竖向张拉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3.
船舶动力机械隔振设计中的功率流方法与效果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霍睿  施引 《中国造船》2000,41(4):46-51
通过一个柔性基础上安装电机的隔振系统实例,计算其通过隔振器的功率流,应用功率流传递谱对其隔振性能进行分析评估,并附带研究了电机槽频频段的振动隔离问题,探讨了功率流分析在隔振设计中的可行性,以及功率流评估指标与振级落差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74.
依托武汉地铁11号线光谷四路站到光谷五路站施工段,研究盾构施工参数的选取对盾构管 片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采用Abaqus 有限元计算软件对该工程中的S形曲线典型段的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仿真模拟,结合施工过程中典型监测点的长期监测资料,总结施工参数对隧道整环管片变形的影响规律,为施工过程中的隧道整环管片变形 预测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围岩地质条件、注浆质量、土仓压力对盾构管片力学行为的影响较大,盾尾间隙对盾构管片力学行为的影响较小。将监测值与模拟值对比分析,发现两者 规律基本一致,说明对隧道工程进行数值模拟预测和仿真分析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75.
城乡一体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交通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增长的客运需求.要求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候车环境,合理的规划农村客运站,改善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6.
研究了单件与组装件混合制造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有优先顺序约束的单件车间调度问题.深入分析了传统启发式算法存在的缺陷,提出调度法则模糊化思想.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具有一定优度的作业计划排序算法求解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这一算法在工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77.
分析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嵌入式电梯主控制系统外围接口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外围接口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278.
基于中低速磁浮列车的组成和驱动原理,列举了中低速磁浮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线路敷设方式对应急救援的影响;结合规范,分析了不同救援设施设备和不同应急救援方案,并基于对北京磁浮S1线和长沙磁浮快线的实地调研,对两线的救援设施和救援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疏散平台是一种高效的应急救援设施,但当站间距较长时应设置...  相似文献   
279.
为深入研究土工格栅的加筋机理,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阐述拉拔试验中影响土工格栅与筋土界面特性的因素,介绍土工格栅和土体离散元建模以及拉拔荷载下筋土相互作用的可视化和量化分析结果,并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研究表明:在试验研究方面,研究人员多采用传统试验方法,从试验边界条件、土工合成材料类型、土料类型及参数、加载条件等方面较为系统地研究各因素对筋土相互作用的影响;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新型试验仪器可有效弥补传统测试方法的不足,并实现筋土界面作用分析的可视化。此外,离散元数值模拟是试验研究的重要补充,大量模拟结果可从细观层面更为深入地阐述筋土界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80.
以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莱芜至临沂段岩质高边坡为例,对其倾倒型破坏类型进行分析,本文通过直观分析和实际调研,得出了岩质边坡特征和致灾机理,以沿线三处边坡为例进行分析认为:(1) K551+714~552+115左幅边坡发育有一组反倾结构面,边坡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倾倒破坏;(2) K565+914~566+587左幅边坡属反倾结构面,存在多条节理裂隙切割层面边坡稳定,滑动的可能性小,局部可能出现落石、崩塌等现象;(3) K593+260~593+555右幅边坡为顺倾结构面,岩体风化不均,局部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可能出现掉块、崩塌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