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3篇 |
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30篇 |
综合类 | 138篇 |
水路运输 | 71篇 |
铁路运输 | 59篇 |
综合运输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按高切坡治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现代环境治理发展阶段.根据对边坡岩土体自稳能力的利用程度将治理技术重新分为挡墙类、支挡类、锚固技术和生态护坡技术4类.按“动态法设计、信息法施工”要求提出了高切坡治理的总原则.并对集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互为一体的动态法设计、信息法施工的现代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2.
203.
硫磺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减小沥青路面车辙,提出了用SEAM改性沥青的新方法。为证明SEAM改性沥青混合料在车辆荷载和气候作用下的性能变化,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SEAM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性能指标、高温、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及影响其性能的因素。现场验证了SEAM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性能、使用效果和经济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当SEAM掺量大于20%以后,SEAM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相比,SEAM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和程序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同,但在性能上SEAM改性沥青混合料好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并可以节约一定的工程费用。基于SEAM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的良好路用技术性能,得出了SEAM改性沥青混合料可以作为气候炎热地区沥青路面设计的一个方案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4.
为提高高速公路雾区段路侧雾灯的行车诱导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率,分析雾灯控制策略,从雾灯纵向、横向选址与安装高度等角度,研究雾灯工程设计理论,最后针对雾灯亮度与直径,建立雾灯选型计算方法.论文提出的分级雾灯控制策略、纵向间距计算方法、雾灯高度计算公式与直径模型等雾灯控制与设置技术,应用于龙长高速公路k69+202~k71+020雾区段,利用车速与道路线形指标计算,得出雾灯纵向间距为25~35 m,雾灯高度为120~130 cm,雾灯直径选用168 mm.结果表明,高速公路路侧雾灯控制与设置技术,为雾灯工程提供了定量计算方法,有助于提高雾灯工程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相似文献
205.
为研究软弱黄土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特性, 优化黄土隧道设计理论, 以西宁过境高速公路某黄土隧道为依托, 选取杂填土段、深埋段和浅埋段进行了大规模的现场测试, 从支护受力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计算方法以及对比验证等方面, 对围岩与初支接触压力、初支与二衬接触压力及二衬和仰拱混凝土的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拱顶、拱肩处的压力值较大, 是黄土隧道最危险的部位, 容易发生坍塌; 围岩压力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 现有方法在计算黄土断面围岩压力时存在较大的误差; 深埋段围岩压力稳定时间最短, 浅埋段次之, 杂填土段时间最长; 软弱黄土隧道“新奥法”原理指导下, “强初支, 弱二衬”设计理念的采用, 使二衬荷栽承担比例控制在11%~36%范围内, 充分发挥了初支对围岩变形的抑制作用, 二衬仍作为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206.
本研究模拟相对真实的交际环境,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交际策略使用类型分布状态做了调查.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趋向性使用替代、相似、描绘、字面翻译、举例、造词和重复,较少使用求助、非语言形式、文化知识源和外语化策略.其中,相似策略在已往的研究中未被提及,字面翻译作为一种以母语为基础的策略被中国英语学习者大量使用,"反复"和"非语言形式"策略的使用频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策略能力中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7.
刚性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沥青层底部的反射裂缝,是由水泥混凝土板接缝处应力集中导致沥青面层底部应力过大引起的。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层底部接缝处的应力状态,分析了应力吸收层类型、车辆轴载、接缝宽度、沥青面层厚度与模量、水泥混凝土基层厚度与模量、基础模量等因素对延缓反射裂缝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8.
围压对杨氏模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246-249,278
从岩样对杨氏模量的影响出发,分析了围压对杨氏模量的影响机理,围压的增大引起裂纹密度的减小及裂纹的闭合与裂纹面的摩擦滑移作用是造成杨氏模量提高的主要原因。通过试验分析,认为岩石的杨氏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提高,当围压大于岩石的压密点强度后,杨氏模量的增大呈减小趋势而趋于定值;提出了岩石杨氏模量与围压关系的表达式,反映了裂隙密度随围压的增加呈指数关系减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9.
赖云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59-61
文中介绍内河船员教育中的模拟器有关功能,利用模拟器进行船舶训练的方案制作、训练实施和注意事项,着重介绍利用航海模拟器进行船舶靠泊训练的应用与教学探讨。通过模拟器实操训练,能提高学员动手能力、掌握操作技能,更好地保证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210.
基于ISIGHT圆柱绕流的换热强化与减阻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柱绕流在工程应用中十分普遍,大到海洋结构物,小到微型换热器均有其身影,其中控制圆柱的排布对主圆柱的最终性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研究圆柱绕流系统的换热强度及减阻性能,本文利用ISIGHT优化平台强大的集成能力,实现利用ISIGHT驱动Gambit,Fluent软件并寻求最优参数组合的设计流程。研究发现,在Re=200时,与单圆柱系统相比,通过合理布置控制圆柱的方位参数(间隙率L/D=2,夹角degree=30°时),在提高换热性能的同时,还能减小圆柱阻力的优良结构。全程采用参数化设计,自动化寻优,提高了设计效率,为圆柱绕流提供了一个新的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