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29篇 |
免费 | 41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345篇 |
综合类 | 1666篇 |
水路运输 | 1313篇 |
铁路运输 | 1020篇 |
综合运输 | 2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186篇 |
2021年 | 265篇 |
2020年 | 196篇 |
2019年 | 114篇 |
2018年 | 138篇 |
2017年 | 111篇 |
2016年 | 103篇 |
2015年 | 207篇 |
2014年 | 285篇 |
2013年 | 327篇 |
2012年 | 361篇 |
2011年 | 430篇 |
2010年 | 406篇 |
2009年 | 383篇 |
2008年 | 374篇 |
2007年 | 418篇 |
2006年 | 369篇 |
2005年 | 313篇 |
2004年 | 144篇 |
2003年 | 82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利用ADAMS软件建立SCG150搓管机的虚拟样机来分析其动力学特性,并对两种典型工况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各机构运动过程无干涉,机构运动轨迹符合要求,同时得到了运动副上的载荷变化曲线和接触力变化曲线等参数曲线,为以后进行搓管机有限元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探讨在网络化测控软件中如何将测试结果曲线进行WEB发布,并结合SVG和XSLT技术实现测试过程的实时图形监测. 相似文献
13.
浮置板式轨道结构隔振效果仿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建立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将轨道不平顺作为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的激励源,对普通碎石道床轨道结构和浮置板式轨道结构的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研究,对比分析这2种类型的轨道结构系统振动响应与系统振动传递函数,评价浮置板式轨道结构的隔振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浮置板式轨道结构与普通碎石道床轨道结构相比,振动加速度降低约70%,距线路5 m处大地振动加速度响应峰值降低约62.8%,相应Z振级衰减约10 dB,竖向振动加速度频率范围由0~200 Hz降到0~60 Hz,有效起到了振动隔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盾构法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土—结相互作用的动力有限元法,引入无长度的3自由度弹簧单元模拟纵向螺栓接头,分析行波波长、地基刚度与阻尼对盾构法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行波从水平方向输入时有突变弯矩产生,突变弯矩随波长和阻尼的增大而减小,而地基刚度系数对突变弯矩的影响相对较小;行波作用下,产生的接头最大轴力及最大弯矩值均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而地基刚度系数及阻尼系数取值对最大弯矩值的影响较小。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设计计算中要重视输入地震动参数的选择,且取较小的阻尼系数。 相似文献
15.
16.
磁悬浮系统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建立了磁悬浮系统在平衡点的数学模型,为自适应控制器选择了恰当的状态模型和参考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自适应控制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并在硬件上用DSP实现了自适应控制,得出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对悬浮系统进行有效的大范围的稳定控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声强法中P—P技术的使用,并讨论了在使用P—P技术进行声强测量时的相位匹配问题。利用声强法对磁悬浮列车行驶时车厢内的声源进行了识别,并从频率响应的角度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判断。可以得出,磁悬浮列车以430 km/h速度行驶时,噪声主要通过车厢壁面传入车内。研究了各声强测点处1/3倍频程频谱,分析了各测点处辐射声强对车内噪声频率成分的贡献。可以得出,车厢壁面在100 Hz以下的频率贡献较大,而其它频段上,各测点的贡献相当。 相似文献
18.
具有增量学习功能的数据分类技术与普通的数据处理技术相比较,增量学习分类技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新的训练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历史的训练结果,从而显著减少了后继训练的时间。介绍了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和一般的支持向量机增量学习算法,针对有些渐变问题(如机械设备的早期故障期和损耗期),新样本所提供的信息量与历史样本所提供的信息量是不同的,给出一种新息加权的支持向量机的增量学习算法,通过循环来获得最优分类面仿真实验表明,采用加权的增量算法更能反映新样本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
地铁列车空调机组功耗约占列车牵引动力的40%,合理有效提高列车空调机组能效比(COP)是降低地铁能耗的重要课题。提出了将椭圆管换热器应用于地铁列车空调的设想,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对原设计采用圆管换热器的制冷系统与采用椭圆管换热器的制冷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将冷凝器和蒸发器都用椭圆管优化后,制冷系统COP提升了12.4%,制冷量提升了12.6%,可以选择小号的压缩机来进一步降低成本。此外,对7 mm强化管蒸发器优化的制冷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强化管蒸发器的制冷系统性能也有改善,略次于采用椭圆管蒸发器的制冷系统。因此,椭圆管换热器应用于地铁列车空调机组中,对制冷系统性能改善显著,对降低地铁列车能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