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2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380篇
综合类   350篇
水路运输   380篇
铁路运输   228篇
综合运输   30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利用风资源评估软件Meteodyn WT分别模拟京沪高铁沿线江苏段大胜关43个站点和阳澄湖23个站点2016~2018年瞬时风速数据,分析2地区风况特征,为京沪高铁安全行车、防风设计及优化站点布局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地区大风发生频率峰值均在下半夜,并且午后大风波动显著,秋季尤为明显;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等影响,春季、秋季分别是大胜关和阳澄湖强横风高发季节,其中大胜关沿线在日出至正午时段易受强横风的影响,阳澄湖则需重点关注区域Ⅰ沿线运行;大胜关沿线在站点1~5和12处增设监测站点,并在站点1~5南北侧设置挡风墙,除站点13~17和32~36之外北侧亦需挡风墙.阳澄湖沿线合理布设站点,并在北侧设置挡风墙;高铁沿线在沿江、湖泊等地区切变指数小,风速大,易受强横风影响,而在平原、山地等粗糙地区则相反.  相似文献   
972.
Transportation - Considerable recent work suggests that Millennials’ behaviors may be converging with those of Generation X as they enter later life stages, but few have investigated whether...  相似文献   
973.
中夹岩柱是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控制的关键部位,判别中夹岩的安全性是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文章通过分析不同围岩级别、埋深情况下中夹岩的破坏模式,建立Ⅳ级围岩条件下水平小净距隧道中夹岩力学分析模型,并确定中夹岩破裂面位置。根据中夹岩上部滑块体形状的不同分为两种情况,通过边坡稳定性原理、极限平衡假设及普氏压力拱理论推导中夹岩上部滑块体的抗滑力、下滑力以及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从而建立起评判中夹岩安全性的安全系数法,并结合数值模拟对其进行验证。将经验证后的安全系数法应用于某实际隧道工程,判断其中夹岩安全性,得出该隧道中夹岩破坏临界厚度为6 m,进而对6 m以下的中夹岩使用锚杆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974.
首先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方形锂离子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比热容、流道材料的导热系数和自然冷却条件下的综合换热系数进行了估计;然后根据热边界层理论确定了强制冷却条件下电池冷却流道表面局部综合换热系数的计算式;最后根据电池组的结构特点和冷却方式,建立了电池组的一维瞬态传热模型.该模型能根据电池组当前的环境温度、运行负荷、冷却强度和初始荷电状态实时预测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运行温度.在Arbin试验台架上测量了144V/8A·h方形锂离子电池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单体电池的温度分布,并与模型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仿真的最大误差不超过1℃,满足混合动力系统性能仿真和电池组管理策略优化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75.
基于FLUENT软件,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给定滤芯吸附SO2的约束条件,对过滤器的流体力学及化学吸附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得到的SO2穿透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所建模型能可靠地预测滤芯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对过滤器结构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通过在化学滤芯上增加导流板可改善吸附层出现“死区”、“短路”的现象,从而提高滤芯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76.
In the present study a novel modeling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solve the combined internal sloshing and sea-keeping problem. The model deals with interesting effects arising due to the couple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loshing in partially filled containers of several geometries and the ship motion. The study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liquid cargo carrier operating in rough sea or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resulting slosh characteristics that include transient pressure variation, free surface profiles and hydrodynamic pressure over the container wall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coupled ship response and sloshing on ship motion parameters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of fluid, considered inviscid, irrotational, and partially compressible,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pressure variable alone. A finite difference-based iterative time-stepping technique is employed to advance the coupled solution in the time domain. Several parameters of interest, including the container parameters, level of liquid, thrusters modeling and some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977.
吕波  杨志军  许淼 《中国造船》2012,(2):192-197
世界海运周转量是衡量未来航运市场运力需求的直接体现,在确定航运市场和船舶市场的发展趋势方面具有关键作用。针对世界海运周转量受到众多复杂因素影响的现实,基于传统的单个预测方法,分别采用时间序列、灰色系统、神经网络方法对世界海运周转量进行预测,然后再对单个预测方法进行加权组合,建立组合预测模型进行海运周转量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能够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8.
内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在工程机械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结合该液压马达的运动原理,在Pro/E平台下对其虚拟样机进行了设计,重点对该液压马达的运动特性和配油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Pro/E基础设计模块下对其主要零部件进行了建模,在Pro/E机构运动仿真分析模块下对其进行了虚拟装配和运动学仿真,并在Pro/E动画模块下动态仿真了其液压系统的配油方式。  相似文献   
979.
在光电混合相关识别系统中,由于光电和电光转换的限制,相关运算不能以光速来进行,降低了系统实际的处理速度。该文将金字塔分解用于光学相关匹配,以实现分层光学相关,来提高海量图像的处理速度。首先分析了构建图像金字塔过程中的滤波方法和目标尺寸对相关结果的影响,从而选定了合适的图像金字塔类型,确定了系统所容许的目标尺寸,然后阐述了分层相关匹配的实现方法。利用该方法处理速度至少可提高约4倍。  相似文献   
980.
为改变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严重污染现状,设计一种新型变截面双空腔吸声结构,其是由金属吸声板、前部变截面空腔、中间吸声隔层、后部空腔、背部隔声板5大部分构成。由混响室吸声系数的测定试验可知,该吸声结构在250~1 000 Hz中低频段的吸声系数均在0.65以上,总体降噪系数均大于0.60,较传统吸声结构,其吸声降噪效果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