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511篇 |
免费 | 221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704篇 |
综合类 | 8868篇 |
水路运输 | 6538篇 |
铁路运输 | 4732篇 |
综合运输 | 8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9篇 |
2023年 | 339篇 |
2022年 | 1110篇 |
2021年 | 1456篇 |
2020年 | 991篇 |
2019年 | 616篇 |
2018年 | 527篇 |
2017年 | 598篇 |
2016年 | 574篇 |
2015年 | 1161篇 |
2014年 | 1439篇 |
2013年 | 1770篇 |
2012年 | 2147篇 |
2011年 | 2150篇 |
2010年 | 2243篇 |
2009年 | 2052篇 |
2008年 | 1930篇 |
2007年 | 2098篇 |
2006年 | 1757篇 |
2005年 | 1596篇 |
2004年 | 673篇 |
2003年 | 349篇 |
2002年 | 247篇 |
2001年 | 362篇 |
2000年 | 305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81.
382.
383.
384.
在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中,枢纽的选址是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区域公路运输系统的重要因素。结点重要度分析是定量描述区域内各结点间的相对重要程度,从而为规划布局提供依据。将结点重要度理论引入公路运输枢纽布局,根据提出的相关指标应用结点重要度分析对枢纽布局备选点逐步筛选,最终确定最佳站址,从而指导运输枢纽的布局。所阐述的方法在部分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5.
基于仿真的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通行能力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直接决定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在总体上制约着公路的交通运行状况。随着电子收费系统(ETC)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量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并存的混合收费站随之出现,合理地确定混合收费站通行能力是收费系统设计的重要问题。分析了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中人工收费和ETC收费的交通流特性,结合现场实际调查数据标定参数并建立了VISSIM仿真模型,获得了收费站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数在不同比例的情况下收费站的综合通行能力,并给出了收费站通行能力最优时,ETC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最佳比例。此外,研究还进行了收费站综合服务能力仿真研究,给出了在输入交通量一定的情况下,ETC交通量分别占10%、30%、50%的情况下收费站的服务能力。研究为混合收费站的合理通行能力确定,以及ETC车道开设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86.
387.
针对现阶段逐渐增多的废旧沥青混合料,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角度,引入了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技术。在分析沥青混合料老化机理和再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然后将该技术结合实际工程加以应用。通过对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过程中的配合比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废旧沥青混合料经过再生后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标准,完全可以继续重新使用,实现了废旧混合料的有效利用和节约成本,是实现沥青混凝土路面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8.
389.
重点考察了钢-混凝土组合梁在任意温度分布作用下应力的计算方法.首先在指出传统温度应力计算方法不足的同时,根据结合面变形协调条件和曲率相同假设,推导出不考虑滑移时,矩形温差作用下组合梁应力的计算方法;接着采用有限元理论,推导出任意温度分布下,组合梁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并分别给出温度梯度和矩形温差作用下的温度应力计算公式;最后以桌一钢-混凝土组合梁为例,将各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适用于计算矩形温差的基于曲率的方法,计算矩形温差作用下的应力,与通用有限元软件模拟结果相吻合;对于适用于计算任意温度分布形式的有限元方法,计算温度梯度分布下的应力,与通用有限元软件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90.
以避免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效率为目标,同时满足交通用户要求和交通系统交通流均衡要求,对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融合框架进行研究.分析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和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特性及两者关联.探讨CPS理论应用于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的各项技术要求.根据动态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和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内容,针对两者相关性、冲突性与解决方法,考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人机系统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理论的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融合框架.该框架包含计算部分、通讯部分、控制部分和物理世界部分,增强了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和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融合度,侧重从技术层面分析两者深度融合的可行性,为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控制与诱导融合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