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97篇
  免费   1612篇
公路运输   6104篇
综合类   6890篇
水路运输   5550篇
铁路运输   3944篇
综合运输   721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916篇
  2021年   1152篇
  2020年   778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459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890篇
  2014年   1112篇
  2013年   1437篇
  2012年   1664篇
  2011年   1790篇
  2010年   1809篇
  2009年   1687篇
  2008年   1645篇
  2007年   1623篇
  2006年   1601篇
  2005年   1279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针对不成对列车运行图编制,在考虑最优性的要求条件下,本文提出适用于多端点不成对机车周转图的实用三步算法,即,首先确定机车交路成对时部分初始解,再分别确定每一个尚未匹配到达车次初始附挂方案,最后进行结果优化.文末提供一个算例,算例证明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882.
汽车驾驶人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交通运输系统是具有关键性人为差错的冗余系统,通过引入人为差错概念,对时间连续工作驾驶人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用经典的可靠度函数方法或马尔可夫方法建立了同样的驾驶人可靠性数学模型,同时提出了驾驶应力(忧虑)的新概念,指出它是影响驾驶工作工效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3.
为改善聚氨酯(PU)改性沥青的性能,实现其在道路工程领域的应用,将PU、岩沥青(RA)和基质沥青(BA)按照自定的室内工艺流程制备得到PU复合改性沥青,并探讨了制备工艺参数的适宜性.采用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旋转黏度试验优化了PU和RA的掺配方案,基于胶体理论分析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利用动态剪切流变(DSR...  相似文献   
884.
结合湖北石漫高速公路因天然砂料源紧张而在工程施工中采用机制砂的情况作了一些分析,介绍了机制砂的特性与质量要求,比较了机制砂混凝土与天然砂混凝土不同的性能,阐述了机制砂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5.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对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国内外很多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的介绍,指出了各种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86.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先行洞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先行洞选择问题是施工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先行洞的选择与围岩条件和地质构造等密切相关,目前学术界和工程界尚没有形成共识。连拱隧道穿越坡积体地形,由此导致的偏压、潜在滑坡、潜在坍塌等问题,使得先行洞的选择更为复杂。虽然按照工程经验建议先施工右侧埋深较大的一侧,但为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使决策更科学,以某连拱隧道为工程依据,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先施工深埋侧和先施工浅埋侧进行了对比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结论,从而更加科学地引导施工。  相似文献   
887.
基于某B型独立液货舱为研究对象,开展液化天然气(LNG)船码头装卸货工况下的结构应力和温度场热应力分析,重点针对液货舱水平强框处连接节点计算其因装卸货受力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疲劳累积损伤。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研究疲劳节点由装卸货产生的低周疲劳损伤在整个结构疲劳累积损伤中的占比较大,对结构疲劳损伤起主导作用,需要在液货舱疲劳强度分析中予以重点关注。因此,对此类B型独立液货舱进行结构设计必须考虑低周疲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8.
基于两级温差发电的船舶废热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船舶柴油机而言,其所做功的30%都以废热的形式随尾气排放到了大气中。利用温差发电(TEG)技术回收船舶余热进行发电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船舶柴油机尾气废热进行两级温差发电的新型装置。在对两级温差发电系统进行建模后,搭建了两级温差发电装置并进行了测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对船舶余热回收是可行的。当热端温度达到473 K时,该温差发电实验装置可输出功率250 W,系统热效率为5.35%,相比单级TEG在相同条件下4.04%的热效率,该系统提高了32%。最后,对系统优化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9.
国外海上浮动核电站政策和标准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国外海上浮动核电站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俄罗斯船级社和俄罗斯监察局海上浮动核电站相关标准规范,以为我国开展海上浮动核电站建设所需的标准规范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90.
为实现无人艇在海上追踪、搜救、巡逻、反潜等任务中的超长续航,避免因油料限制而被迫任务中断,设计了一套以风能、太阳能为动力的无人艇系统,利用风帆为无人艇推进,太阳能为船上电控设备提供电能。该系统由无人艇和岸基监控平台组成,无人艇可通过python开发的数据采集模块和算法模块实时采集环境数据、计算、生成并下达控制指令,在风区内可超长续航自主航行,实现全风向利用;岸基监控平台可实时监控无人艇状态,并进行自主/遥控模式切换。对系统进行了测试,通讯连接试验的可靠性高;无人艇航行试验验证了全风向自主航行的可行性,运行轨迹与仿真结果基本重合;太阳能供电分析理论上验证了风区超长续航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