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49篇
  免费   1582篇
公路运输   5875篇
综合类   6635篇
水路运输   5302篇
铁路运输   3758篇
综合运输   661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880篇
  2021年   1097篇
  2020年   743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436篇
  2017年   417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854篇
  2014年   1066篇
  2013年   1378篇
  2012年   1600篇
  2011年   1705篇
  2010年   1748篇
  2009年   1593篇
  2008年   1576篇
  2007年   1553篇
  2006年   1519篇
  2005年   1239篇
  2004年   562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9 毫秒
731.
采用MIKE-BW模型对TEMA港内波浪场进行数值模拟和验证,二者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单向和多向不规则波作用下港内波浪条件,以及随入射波向和谱峰周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以绕射为主的模型中,多向波扰动系数大于单向波,此时采用多向波更加安全合理,并且在模型计算中,不可忽视地形变化对港域波高分布的影响;在模型边界反射较强的模型中,单向波扰动系数可能大于多向波扰动系数,此时采用单向波会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732.
以蛇口邮轮中心基坑支护工程为例,研究在临海抛石地基上基坑支护方案的选用。通过现场试验获取施工参数并计算渗透系数,根据结果选择塑性混凝土咬合桩结构方案。介绍塑性混凝土咬合桩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以及在止水帷幕中的应用,并与实测资料相验证,证明了在抛石地基临海基坑中采用塑性混凝土咬合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3.
针对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变动回水区典型河段冲淤特点变化及航道条件变化的问题,利用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洛碛河段近期连续测图,采用实测地形图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洛碛河段年内冲淤过程进行研究,得到洛碛年内冲淤变化特点及对航道条件的影响,为航道维护管理及船舶航行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是国内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此为依托,针对BIM技术在集装箱码头工程设计中应用的问题进行总图、水工、机械等相关专业BIM技术应用的研究,将BIM技术与传统二维设计模式相融合,采用欧特克BIM系列软件以及探索者BIM协同平台,得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BIM总体设计技术路线,重点对BIM协同设计平台的应用流程以及设计相关专业的BIM应用方法进行探讨,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从传统二维设计向基于BIM技术全生命周期设计应用的转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5.
介绍濛里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测量、勘察阶段中适宜BIM设计的勘测手段及成果处理方法,阐述船闸三维建模思路,分析REVIT软件的2种协同模式,提出将船闸工程项目模型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型、采用工作集与动态链接相结合的协同方式,并给出模型的划分思路及协同方法;探索BIM模型与有限元计算软件间的数据交换方式;结合水运工程BIM标准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创建大量标准族并开发了族管理器,初步形成《船闸BIM设计指南》。  相似文献   
736.
刘强  高玉杰 《水运工程》2018,(7):159-164
建设大型油罐软基处理的重点在于控制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但普通强夯置换法存在置换墩体着底情况不良与地基工后沉降量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普通置换强夯法的改进研究。采取预成孔工艺能解决墩体着底情况不良的问题,从而减少地基工后沉降量。预成孔置换强夯法是一种用于处理软弱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具有工期短、造价低与绿色环保等优点,通过预成孔保证置换墩着底可靠性,从而成功控制了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实际检测结果和充水预压试验证实了处理方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37.
刘艳秋  李建 《水运工程》2018,(9):112-118
目前在桥梁船撞防护的专项设计或船撞力专题研究中,对船舶撞击力的研究和桥梁在船舶撞击作用下的响应关注较多,而对船体最大变形量的研究较少。基于ANSYSLS-DYNA软件,对4种不同载质量的内河代表船舶在3种航速、2种碰撞角度下撞击4种墩型的船撞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提取船体最大变形量,并分析船体最大变形量与船舶载质量、撞击速度、桥墩类型及撞击角度的关联性,同时与经验公式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撞击速度及撞击角度是船体最大变形量的主要控制因素,桥墩类型与之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738.
刘堃  李家华  杨彪 《水运工程》2018,(10):183-188
针对BIM技术在填海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深圳机场三跑道填海工程设计中采用AUTODESK平台,以基于云端的协同平台进行协同设计,将各专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解决了传统设计的沟通、协调难题,且根据勘察资料创建三维地质模型,并采用Civil 3D软件进行基槽和海堤施工图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及精度,为BIM技术在水运行业的推广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39.
针对传统护面块体安装方法在海况恶劣、安装标准高时容易造成块体安装精度不足、勾连嵌套不理想、安装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结合某海外防波堤工程,介绍声呐三维成像技术-Echoscope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新型护面块体ACCROPODE~(TM)Ⅱ的安装要求。运用声呐三维成像技术以及GPS-RTK定位技术,解决了波浪条件恶劣的工况下新型护面块体ACCROPODE~(TM)Ⅱ水下安装精度控制问题,同时大幅提高了护面块体水下安装的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740.
刘慧芳  蒋华忠 《水运工程》2018,(10):122-126
在水深较小,原泥面为斜坡岩基的场区建造护岸时,应重视护底块石的设计。波浪在护底块石的上方发生破碎,卷破波对护底块体产生沿海侧方向的拖拽作用,从而导致护底块石失稳并引起护面块体的滑动。结合某护岸加固工程的方案设计和物理模型试验成果,提出在护底设计中,应结合增加护底块石质量与增大原泥面糙率两种措施制定护底块石方案;有条件时可通过增加护底长度或埋深的方式设置护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