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52篇
公路运输   186篇
综合类   201篇
水路运输   83篇
铁路运输   155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基于形貌优化的某船用油柜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油柜结构设计不合理,经常会出现结构疲劳断裂、剪切破坏现象,给船舶航行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挑战。为改善油柜结构抗疲劳能力,本文基于HYPERMESH软件建立油柜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对该结构进行模态分析,为形貌优化选择合适的目标函数。形貌优化以节点位移作为设计变量,以结构前两阶固有频率作为目标函数,使之最大化,来提高结构刚度。优化结果表明:油柜第1阶固有频率值提高102%;第2阶固有频率提高99%。优化得出的压延筋形状类似于"O"型,适合于冲压工艺进行加工,可以有效提高油柜结构刚度,降低疲劳破坏几率。  相似文献   
642.
中重型柴油机扩缸前后缸套变形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缸套壁厚可以在保持发动机紧凑性的同时提高排量,而缸套变形是限制许用厚度的主要瓶颈,针对这一问题,选择缸套壁厚和材料作为变量,缸套变形圆柱度和傅里叶展开系数作为评判指标,研究了薄壁湿式气缸套的可行性。通过对某型柴油机进行有限元分析,发现缸套壁厚从8.25 mm 降低到6.25 mm 后缸套变形明显变大,而改用钢质材料后缸套变形与原机相当,证明了通过降低缸套壁厚同时采用弹性模量更高的材料是一种可行的扩缸方法。  相似文献   
643.
保时捷Macan     
LONG 《汽车导购》2018,(9):10-11
保时捷格外重视其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国,因此将新款保时捷Macan的全球首发放在了上海,并于2018年7月25日进行了发布。作为中期改款车型,其对外观细节进行了调整,车内标配了全新的保时捷通讯管理系统。新款保时捷Macan已经接受预订,最快第四季度即可提车,起售价55.8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44.
为了揭示湿陷性黄土地区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 开展了现场原型试验, 分析了桩身和桩间土的应力在不同荷载与深度下的变化规律; 通过与刚性单桩的对比, 总结了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桩土相互作用特点; 结合已有文献, 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刚-柔性桩复合地基与软土地区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在力学表现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 湿陷性黄土地区刚-柔性桩复合地基中柔性桩的主要作用是挤密桩间土, 消除其湿陷性, 试验场地处理后湿陷系数基本小于0.015;由于柔性桩的挤密作用, 桩间土的承载力得以充分发挥, 刚性桩的荷载传递能力得以增强; 软土地区柔性桩的荷载分担率一般大于桩间土, 由于黄土的承载力较高及柔性桩与桩间土的模量比小, 湿陷性黄土地区桩间土的荷载分担率稳定在26%左右, 远大于柔性桩的7%;复合地基中的刚性桩属于端承摩擦桩, 随着荷载增加, 刚性桩的荷载传递能力逐渐强化, 荷载分担率逐渐增加, 最终稳定在67%左右; 刚性桩荷载传递能力的增强并不利于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充分发挥, 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对纯摩擦桩有效桩长的影响, 以及对端承摩擦桩桩端土体承载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5.
以60°N以北地区探险邮轮为例,综合第三方邮轮网站发布的船期表数据,甄别出探险邮轮的停靠港口,通过Arc-GIS可视化分析工具刻画探险邮轮的港口空间分异格局,进一步探究疫情影响下探险邮轮的港口停靠规律。结果表明,60°N以北地区存在始发港和挂靠港两种功能类型的探险邮轮港口,数量比为1:9;探险邮轮港口的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和尺度差异;疫情期间,探险邮轮运营商选择停泊的港口仅有摩尔曼斯克、卑尔根和奥勒松,这与港口设施区位、港口区域气候条件以及城市经济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6.
基于深度学习的裂缝检测对于降低基础设施运营风险、节约运维成本并推进中国土木工程行业智能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算法、数据集和评价指标是构建深度学习裂缝检测模型的关键要素;裂缝检测模型集成于机器人平台,从而实现对土木基础设施的全自动裂缝检测。为此,从以上4个方面对当前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回顾了深度学习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及其在图像处理方面较传统算法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接着,详细介绍了3类基于深度学习的裂缝检测主流算法,包括分类算法、目标检测算法和语义分割算法。然后,对现有裂缝图像数据集以及模型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归纳。最后,总结了土木基础设施的各类裂缝检测机器人平台。综合分析表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主干结构的深度学习算法已被广泛用于土木基础设施表面裂缝的精准定位与分类,而裂缝的尺寸信息仍需依靠传统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提取;由于像素级标注的成本和专业性高,大型的裂缝语义分割数据集相对缺乏,致使当前基于语义分割算法的裂缝检测模型鲁棒性较差;目前多数研究人员采用个人建立的裂缝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且采用不同的指标进行模型性能评价,缺乏统一的基准测试数据集和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对不同模型的性能进行平行比较;目前针对不同基础设施已相应开发了一些裂缝检测机器人,提高裂缝检测机器人的多场景适应性,并降低其应用成本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47.
通过对深圳市轨道交通枢纽3个发展阶段的全面回顾和总结,梳理轨道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及运营等方面实践积累的经验.结合深圳新的城市发展定位与要求,从枢纽总体布局、枢纽设施及空间组织、枢纽站城一体化、智慧枢纽4个方面阐述新时期轨道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的创新探索.展望未来,提出轨道交通枢纽应以功能为导向完善布局及与城市空间体系和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