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95篇
综合类   182篇
水路运输   89篇
铁路运输   73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为了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中能够按照试验规范控制液压助力转向泵的载荷,研制了转向泵模拟加载装置测控系统.该系统由基于16位微控制器的测控单元、伺服驱动器和工控机组成,利用以太网实现上、下位机通信,实时测量油压、油温和转向阻力等参数,根据获取的发动机台架控制系统试验开始标志来保持时间同步,通过控制机械转向器的转角来调节转向泵的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测控系统完全满足发动机试验中对转向泵连续加载要求.  相似文献   
62.
介绍双层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在西攀高速公路龙塘湾右隧道中的应用情况,分析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优良的防水、抗老化、抗疲劳性能以及整体性好的特点,结合本工程介绍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施工特点及摊铺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双层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在国内尚属首次采用。  相似文献   
63.
大广高速公路河北段路线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工程前期设计中通过对路线的优化,很好地解决了地基处理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值得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64.
纵观沥青搅拌站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卷扬机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多种模式的卷扬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为当前要求越来越高的沥青搅拌站成品料仓卷扬机系统的设计和用户的使用、维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5.
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机制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交易费用理论为指导,分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机制创新的条件应为:交易费用≥管理费用,以及相应的策略:大联合,小分散。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适应市场的运行机制模式。  相似文献   
66.
常规系缆墩由于钢管桩需要承受较大冰荷载,使得结构投资较高,通过结构优化与创新,在曹妃甸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中系缆墩采用锥体结构,使得流冰由抗压破坏转化为抗弯破坏,可以大大降低冰荷载,从而降低工程投资,具有较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进一步分析了常规结构与锥体结构的优缺点,供专业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7.
青藏公路热棒路基降温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的工程效果,定量评价其降温效能,基于青藏公路热棒路基试验工程近11年的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热棒路基的地温特征、温度场形态和冻融过程,估算了阴阳坡影响下热棒附近的水平热收支状况。建立了空气-热棒-冻土地基三维非稳态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单侧直插式、单侧斜插式、双侧直插式与双侧斜插式)的热棒路基的降温效能。实测结果表明:在热棒作用下,阳坡侧路基地温可降到-1.5℃附近,较普通路基地温降低约3.0℃,阴坡侧路基地温最低达到-2.1℃;热棒路基经过11年的营运,阳坡侧冻土上限抬升约0.95m,基本达到天然地基水平;阴阳坡两侧热棒的年平均实际功率分别约为69.80、54.07 W,且热棒路基在最初5年传递能量较大,第6年后逐渐减小,此后路基的热状况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双侧直插式热棒路基与双侧斜插式热棒路基第20年冻土上限分别为2.88、1.88m,而单侧直插式热棒路基与单侧斜插式热棒路基第20年冻土上限分别为3.84、3.46m,因此,双侧热棒路基的长期降温效果明显强于单侧热棒路基,斜插式热棒路基强于直插式热棒路基;单根热棒的年平均功率为47~56 W,与试验工程监测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68.
笔者通过对国道322线桂林至全州公路损坏反映出的公路设计与实际运行的矛盾,指出重交通路段的设计应更加重视路面结构层厚度及公路排水的设计,严格从实际检测数据作为原始分析数据进行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69.
结合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了规范中关于常温施工式填缝料低温性能评价方法的不足.补充了用于评定填缝料与水泥混凝土粘结性能的低温拉伸试验.并结合-10℃的弹性试验,通过对7种常温施工式填缝料的室内研究,建立了常温施工式填缝料的低温性能评价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指标要求。采用此评价体系和指标对7种填缝料进行了综合评定和分级.结果与实际工程的使用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70.
超大型沉井首次下沉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目前世界上平面尺寸最大的矩形沉井的建设,采用有限元分析和现场监控等手段.对沉井下沉方式、开挖方案、接高高度、地基承载力、下沉和稳定性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排水下沉在施工效率和开挖可控性等方面优于不排水下沉,当有充足降水能力和对周边重要建筑物影响不大时优先采用.在结构受力方面,开挖形成的锅底越大隔墙墙底所受拉力越大;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