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55篇
综合类   233篇
水路运输   174篇
铁路运输   150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641.
Supporting efficient connections by synchronizing vehicle arrival time and passengers' walking time at a transfer hub may significantly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stimulate demand, and increase productivity. However, vehicle travel times and walking times in urban settings often varies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due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Nevertheless, the reservation of slack time and/or the justification of vehicle arrival time at the hub may substantially increase the success of transfer coordination. To this end, 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el that considers probabilistic vehicle arrivals and passengers walking speeds so that the slack time and the scheduled bus arrival time can be optimized by minimizing the total system cost. A case study is conducted in which the developed model is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coordination of multiple bus routes connecting at a transfer station in Xi'an,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cision variables and model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mean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walking time, is explor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joint impact of probabilistic vehicle arrivals and passengers' walking time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coordinated transfer. The established methodology can essentially be applied to any distribution of bus arrival and passenger walking time.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42.
张梅 《隧道建设》2017,37(12):1503-1507
蒙华铁路隧道沿线穿越多种不良地质,工程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控制性工程多。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铁路隧道修建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系列实践和创新:针对软弱围岩确立快挖快支快封闭成环的施工原则,取消CD法、CRD法等复杂工法,优先选用全断面法,其次选用台阶法;强化初期支护结构实体质量,推行初期支护格栅钢架紧跟掌子面和初期支护仰拱及时封闭成环紧跟下台阶的"两紧跟"措施;优化超前预报,把监控量测纳入工序管理,建立信息化平台,严格监控量测;依托科研试验,优化系统锚杆、钢架和二次衬砌等支护参数,保证结构稳定;推行机械作业,全面使用湿喷机械手、自行式仰拱长栈桥,研发应用马蹄形盾构,开展黄土隧道预切槽技术研究,改造二次衬砌台车等工装设备,确保工程质量;据实及时变更,合理工程造价,提高合同及投资管理效果。蒙华铁路通过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有效解决隧道建设中一些突出的质量安全问题,保证隧道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43.
针对桥梁拓宽新旧桥跨径不等的情况,结合塘河大桥的拓宽实际,利用ANSYS进行拓宽的仿真模拟.分析了当横向拓宽分别采用刚性连接(刚接)和铰接时,在汽车荷载作用下旧桥的纵、横向应力的变化,得出刚接比铰接能提供更大的横向连接刚度,铰接的应力分布较均匀,整体应力水平较刚性连接低的结果.同时对日照温差进行了分析,刚接增加了箱梁内的日照温差应力数值,且对箱梁翼缘板应力的影响要大于对箱梁梁体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4.
汽车塑料及其制品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近几年塑料工业技术发展、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及国内外相比的水平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汽车塑料材料技术及成型工艺的发展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645.
根据移动荷载识别结果,将车辆荷载简化模拟为线性三角形荷载函数,且通过将该荷载在不同时间作用于有限元模型的各个节点来模拟车辆的移动,并将车速的变化反映在荷载到达节点的时间上,通过对一简支梁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和理论分析结果对比,验证该简化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并将该方法用于一座实际连续箱梁桥的动载试验模拟,模拟计算得到的频率及不同车速跑车情况下的动挠度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模拟计算可得到冲击系数随车速的变化以及动应变等更多信息,为采用动载试验数据进行桥梁评估提供了更多途径.  相似文献   
646.
基于电流馈电拓扑的车载直流变换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电压馈电推挽全桥电路和电流馈电推挽全桥电路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流馈电拓扑的车载高频隔离开关稳压电源。该电源以电流型控制芯片KA3846为控制核心,采用双闭环的控制方法,设计了PWM发生电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以及双闭环控制电路,而且系统具有软启动、封锁输出脉冲、过流等保护功能。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源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  相似文献   
647.
在分析了超级电容的特点以及充放电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合于超级电容充电的装置。该充电装置采用电压型全桥推挽拓扑结构,以TL494为控制核心,设计了PWM发生电路、充电流程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以及保护电路。样机实验表明,该充电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满足超级电容对充电装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48.
公路隧道在开挖时产生大量的弃渣,任意弃置将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等危害。文章介绍了隧道弃渣的几种危害;总结了隧道弃渣的处置对策,隧道弃渣可以在道路建设中被合理的利用,在弃渣弃置时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弃渣的危害行为。  相似文献   
649.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电磁导航的直立自平衡智能车的电控系统,详细介绍了电源管理模块、车模姿态传感模块、测速传感模块、轨道识别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的硬件构成及其控制算法。在测速传感模块中,采用"乒乓"和增量式PID算法控制智能车的速度,最终实现了针对不同路径电磁自平衡车稳定快速运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650.
通过在柴油机上燃用生物柴油(Biodiesel)、微乳化油生物柴油(MB)、乙醇柴油(E20)与纯柴油4种燃料,研究在低含氧量情况下不同含氧结构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纯柴油,标定点工况下,生物柴油着火时刻约提前2°CA,放热率峰值和最大爆发压力略有降低,而MB和E20放热始点相对滞后,但放热过程更集中。大负荷时,发动机燃用3种含氧燃料总体表现为NOx排放增加,而HC、CO和烟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中低负荷时,E20的HC和CO排放明显较高。对于酯基或醇基不同结构来源的含氧燃料,携带氧的碳链长短及其附属燃料特性造成其燃烧和排放性能的显著差异,需根据各自属性优化在柴油中的添加比例,协调含氧燃料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