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篇
  免费   138篇
公路运输   459篇
综合类   518篇
水路运输   495篇
铁路运输   256篇
综合运输   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71.
为了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修补技术,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仿真分析新、旧混凝土界面黏结层上的应力状态.并对修补厚度、新补混凝土模量、受力位置等对界面黏结层应力状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NSYS仿真分析可以指导工程实践.丁苯胶乳改性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修补错台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2.
汽车排气系统总成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排气系统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较传统的试验方法省时、省力,且节省试验费用,文章利用通用流体力学软件对排气系统总成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深入的模拟研究,得到了排气系统的总背压随转速变化曲线;详细分析了紧耦合催化器和前后消声器的流场特征,得出了产生背压的主要部件是后消声器.同时表明,三维CFD模拟技术在汽车排气系统中的应用为汽车排气系统设计提供新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973.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中间带安全侧向净距值,在具有代表性的试验路段实测了超车道上行驶车辆的行驶速度与相应的内侧净距。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车型的车辆行驶时的内侧净距与车速的关系,分析了路缘石对内侧净距的影响,从安全角度提出了高速公路中间带安全侧向净距值。研究结果表明:汽车行驶时的内侧净距与车速呈线性关系;位于护栏外侧的凸起路缘石,对汽车行驶的安全侧向净距有一定影响;中国许多正在运营的采用分设型布设中央分隔带护栏的高速公路安全侧向净距不足。  相似文献   
974.
分析了现有桥梁设计理论在保证结构耐久性方面的不足,并以"全寿命设计"的思想为基础,以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为例,对现有设计理论与方法做出了改进,提出了由确定设计使用寿命、性能设计、养护维修设计和全寿命成本分析构成的耐久性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975.
研究了限制区对Superpave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由实际设计过程的分析和室内试验可知,走限制区上方、穿过限制区和走限制区下方级配并不一定影响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设计沥青用量主要取决于矿料间隙率的最低要求.3种级配的不同对旋转压实和马歇尔击实体积指标的差别程度有较大的影响.对3种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穿过限制区的级配比避开限制区的级配有同样或更好的性能,当不使用天然砂且原材料指标和混合料体积指标都满足要求时,可以取消限制区的要求,这为利用难以压实的集料生产Superpave混合料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7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FRP加固混凝土柱承载力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混凝土轴压柱承载力的计算精度,建立了FRP加固混凝土轴压柱承载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大量试验数据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用训练成熟的神经网络模型对FRP加固混凝土轴压柱的承载力进行了预测.通过模型预测值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证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最大误差不超过15%,比其他计算模型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977.
废轮胎橡胶颗粒干法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橡胶颗粒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和应用的重点,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方式。通过介绍废轮胎橡胶颗粒干法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与路用性能,可为废轮胎橡胶颗粒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8.
刘杨  史培新  潘建立  俞蔡城 《隧道建设》2018,38(10):1680-1687
为研究小间距圆周群管顶进时的地面沉降规律及顶管间的相互作用,结合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管幕工程,对群管顶进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分析,确定小间距圆周群管顶进时地层损失率的取值,提出沉降槽宽度系数的经验公式,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先顶管群对后顶管引起地层损失及最大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拱北隧道管幕工程群管顶进引起的地表沉降满足控制标准要求。随着顶管埋深的增加,单根顶管引起的沉降槽宽度系数随之增大,地表最大沉降量随之减小,顶管顶进时的初始地层损失率为1.5%。由于顶管顶进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以及先顶管群对土体的加固作用,地表沉降得到有效控制,管幕所有37根顶管顶进结束后的平均地层损失率减小至0.8%。  相似文献   
979.
GPS系统是一种采用距离交会法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洪酉高速公路为例,阐述在地形复杂的山区进行GPS控制测量时,坐标系统的选择、控制网的布设、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对从事山区公路测量的测绘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80.
实测了某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试验段各层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和荷载作用频率下的动态模量,利用时间-温度转化原理得到了各自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和时间-温度转化因子,并结合路面结构内的实测温度和较成熟的荷载频率预测方法,分析了路面结构内温度和荷载频率的变化对沥青混凝土力学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动态模量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采用我国规范中的抗压回弹模量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动态模量的方法可以考虑路面结构内温度和荷载频率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从而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