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96篇
公路运输   295篇
综合类   381篇
水路运输   338篇
铁路运输   170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41.
汽车前照灯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以内藏式前照灯、自动变光、自动开灯和延时关灯等为代表的新结构和控制方式对汽车整体性能的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研究新型前照灯的检修方法非常重要,本文说明了前照灯的检修方法、步骤及原理。  相似文献   
842.
新白尼罗河大桥是位于苏丹共和国境内的一座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的连续刚构桥 ,主要介绍了该桥的施工高程控制  相似文献   
843.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中下挠过大是目前国内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主要病害之一.对跨中下挠过大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44.
845.
本文主要介绍了实时差分动态定位数字化测深系统在内河航道清障扫床工作中的原理和方法,与传统的清障扫床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46.
富水软土地层地铁开挖地表沉降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择富水地层地铁隧道开挖的最佳施工方法,考虑流固耦合、时间和施工3种效应的综合作用,对在富水软土地层中开挖地铁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并对降水、动态降水和非降水3种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非降水施工是控制地表沉降最有效的方法.研究成果已成功地应用于深圳地铁工程中.  相似文献   
847.
柴油与LPG/柴油双燃料喷雾特性的对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高分辨率数码照相机对柴油与LPG/柴油混合喷雾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LPG掺混比的增大,喷雾油滴的平均直径减小,油滴尺寸数目分布曲线向小颗粒方向偏移,小颗粒油滴数目增多,雾化质量提高,使发动机碳烟排放大幅度降低;大颗粒油滴尺寸变化不大,小颗粒油滴尺寸变小,相对尺寸范围和发散边界扩大。随着喷雾贯穿距离的增大,柴油油滴的粒度增大;混合燃料的油滴尺寸的数目分布向小颗粒偏移,累积容积油滴直径则增大;相对尺寸范围和发散边界呈减小趋势,油滴容积分布在较大油滴的范围内渐趋均匀;喷射距离较长,油束射程总是等于油束到达燃烧室壁面的最大距离。  相似文献   
848.
针对以总完工时间最小为目标的流水调度问题,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算法:采用经典的调度规则构造初始解,通过禁忌搜索提高解的质量.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9.
Introduction Owning to the immense investment and longdesign period, the safety of bridges has great effectson the national economy. Nowadays, as the long-spanned bridges are designed to be more flexible andlighter, and their styles and functions become m…  相似文献   
850.
以成都地铁1、2号线为背景,在分析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开挖面破坏模式基础上,提出使用梯形楔形体模型计算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对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计算公式进行重新推导,推导过程中考虑滑动块侧面三角形和滑动块顶部与外部土体相互作用力.通过颗粒离散元数值计算,在三维空间修正太沙基松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结合开挖面稳定性数值计算成果,分析计算模型中主要参数的选取;提出适用于砂卵石地层的修正梯形楔形体模型极限支护压力公式;对计算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和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