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240篇
综合类   196篇
水路运输   120篇
铁路运输   94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索道桥的动力特性分析及振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道桥作为悬索体系桥梁,其刚度较小的特性比较突出,对动力特性方面的研究较少。基于积石峡水电站索道桥,建立索道桥动力特性分析有限元模型计算其自振特性。对比了施加不同抗风索系统和增加抗风索索力后的动力特性变化,为索道桥的设计和振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兰彻斯特方程的参数取值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分析了兰切斯特方程各个参数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参数的取值和计算方法,计算过程不需要专家给出主观数值。文中恰当的将火力分配问题转化为目标选择问题,应用ISM模型构建了目标选择结构图,给出了火力分配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3.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在江中段采用盾构法修建,其内设上下层双向四车道,直径为14.5 m.该隧道江北盾构出洞时主要穿越淤泥质粘土,土体含水量大,承载力低,若采用普通加固方式很难保证盾构出洞破壁时土体的稳定和有效隔水,设计采用人工地层冻结加固技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利用数值方法,就冻结施工时土体冻胀效应对地下连续墙安全性的影...  相似文献   
54.
本文设计了一台5 kW直接型矩阵变换器的原理样机,包括各功能电路组成,双向开关器件选择,驱动电路与辅助电源等;特别是针对矩阵变换器调制与换流策略复杂的问题,搭建了DSP+FPGA的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前者运算速度快与后者资源丰富的优点,并完成了满功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搭建的矩阵变换器原理样机运行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55.
吴乔  赵瑞东 《水运工程》2019,(12):133-139
纳米比亚某港口项目建于20余米厚的硅藻土层上,后方陆域回填导致的地基沉降给码头桩基带来严重的负摩擦问题。针对此工程中的负摩擦问题,研究了欧标规范的相关条款并计算负摩擦影响下的桩基承载力,提出多种工程应对措施以降低负摩擦的不利影响,如延后桩基施工时间、打设钢护筒穿过硅藻土层、增加桩径、增加入土深度和采用扩底桩等。延后桩基施工时间是综合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该计算方法可为类似地基中的桩基的负摩擦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谯力 《世界海运》2001,24(2):45-46
简述了船舶C站维修现状和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通过实际工作中总结的C站维修法——流程图法,详尽地给出了C站发生故障时的解决办法。并结合实例叙述了流程图在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
高乔  马克  唐春安  马天辉 《隧道建设》2019,39(5):775-782
牡丹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具有典型的“大跨度、高边墙、多洞室交叉”的工程结构特点,在陡倾结构面、中等地应力等复杂地质条件和强卸荷开挖的影响下,洞室围岩片帮、掉块等局部稳定性问题突出。针对此问题,构建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微震监测系统,对地下厂房开挖卸荷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揭示围岩内部岩石微破裂的萌生演化过程及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开挖卸荷的强施工扰动引起的围岩高能量释放,导致主厂房上游边墙围岩内的断层破碎带局部损伤加剧,诱发大量微震事件; 2)微震事件在主厂房上游侧拱肩区域沿断层走向呈条带状分布,且在厂房下游侧边墙与3#支洞交汇的洞室结构薄弱部位聚集; 3)识别主厂房上游边墙桩号厂左0+20 m至厂左0+80 m段是围岩潜在失稳区域。  相似文献   
58.
世纪之交铁路桥梁发展的体会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世纪之交的铁路桥梁主要以高墩、大跨、高速、耐久性为主要发展形式 ,结合近些年铁路桥梁的建设 ,介绍铁路桥梁在跨越能力、允许通过速度、新材料、耐久性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长足的发展。随着多条客运专线及宜万、福厦等铁路及多座跨长江桥梁的建设 ,这些桥梁建成后将会对世界桥梁建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9.
结合国内外现状,通过对基于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并行设计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以分布式网络环境为基础,以并行设计为核心,如何开展并行设计技术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并行设计研究方案。对于今后实现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中的协同工作,最终实现设计方案和设计手段的更新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