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9篇
  免费   702篇
公路运输   3772篇
综合类   4155篇
水路运输   3453篇
铁路运输   2333篇
综合运输   38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629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874篇
  2012年   1037篇
  2011年   1070篇
  2010年   1082篇
  2009年   1084篇
  2008年   1001篇
  2007年   1161篇
  2006年   1103篇
  2005年   807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71.
列车运休需要解决运休地点选择、运休列车确定、运休后接续列车安排、运休后旅客换乘组织及运休后动车组调配等相互作用的5个问题。以列车正常运行及临时限速运行时间、列车从车站出发时间、相邻列车间的最小运行间隔时间、列车在终到站的晚点时间和列车在始发站的接续方式为约束条件,以列车终到站总晚点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列车运休问题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根据列车当前状态反复迭代对模型进行求解。以京沪高速仿真实验系统中沪宁段为背景,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改变原动车组交路计划的基础上,通过运休模型合理安排列车接运及接续,可以显著地提升列车运行调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2.
青藏铁路建设期的卫生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运营期的青藏铁路卫生保障主要以控制高原病的发生和鼠疫的传播为主,铁道部及相关路局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卫生保障措施。研究从目标制度管理、职业健康监护、劳动卫生防护、医疗服务管理、站车卫生防疫、卫生档案管理、突发事件处理、监督考核制度八方面阐述运营卫生保障阶段实施效果,从卫生保障投入、卫生保障活动和过程及卫生保障效果层面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3.
轨道不平顺是轨道方面直接限制行车速度的主要因素.但不同类型的不平顺,其激扰方向、影响性质、影响程度又各不相同.通过对三种预设轨道不平顺状态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为轨道不平顺的安全管理标准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4.
对大跨度拱桥支架在水中建立临时支墩的各种方法进行比选,具体介绍在河床底浇注水下混凝土支墩基础,以及利用T型组合杆件作支墩的方案,解决深水大跨度拱桥支架施工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5.
针对钢筋绝缘问题给板式无砟轨道带来的困扰,提出了采用先张法生产预应力轨道板的方法,通过张拉使钢筋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利用混凝土良好的绝缘性能,在不增加其他绝缘措施的条件下,解决轨道板内的钢筋对轨道电路的影响,同时避免了增加涂层钢筋或绝缘卡对轨道板耐久性产生的不利影响,也降低了轨道板的生产成本。在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铺设试验段进行现场测试,并经过运营考验,验证了先张法轨道板解决钢筋绝缘问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6.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建设成网后将承担主要的旅客运输任务,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既有线的运能紧张局势将得到缓解,因此,有必要调整既有线运输组织以适应变化趋势。本文特对既有线客货运输产品的定位进行探讨。研究结论:客运专线建设成网后,既有线上大量客运站、客货运站的客运作业量减少或转变为货运站。既有线线路上的货物运输能力释放,且线路上列车种类减少、列车间速度差减小,货物列车的旅行速度提高,旅客列车的扣除系数也有一定程度减小,既有线应该根据变化情况充分发掘既有线运输能力,以适应运输需求增长的趋势。同时,既有线也要协调好与客运专线的关系,调整传统的运输组织原则,对既有线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加强对货物运输服务质量的重视。此外,既有线铁路应该抓住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准确把握市场目标,发展特色客、货运输产品,提高竞争力,适应运输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7.
研究目的:在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座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的工程地质勘探中,通过研究地震反射波法的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利用物探手段有效地解决海底隧道的工程地质问题,减少水上钻探的昂贵费用并缩短勘探工期。研究结论:在资料采集中,施测时间选择在海域平潮期间;在资料处理中,需把非规则多次覆盖观测系统转换成规则观测系统,通过加密速度分析点,提高资料处理质量;在资料解释中,归纳出时间剖面图中不同地质情况所对应的特征:淤泥较厚地段,海底界面反映为连续性好、频率高、能量低的反射波组;存在覆盖层时,显示为3个连续性较好的反射波组,无覆盖层时,显示为2个连续性较好的反射波组;存在裂隙或岩脉时,反射波组发生断开或上下位移。  相似文献   
178.
研究目的:针对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线路条件和工程特点,隧道内和隧道外4次转换,特别是出入段线小曲线半径的现状,通过对架空接触网隧道外柔性悬挂和隧道内刚性悬挂的分析,对采用贯通式和关节式刚柔过渡方案的比选,提出安全可靠的实施方案,并运用到实际工程中。研究结论:刚柔过渡是架空接触网在刚性和柔性悬挂转换处非常关键的技术,从受电弓自然平稳过渡的要求、安装精度的调整和行车速度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本线采用贯通式刚柔过渡方案。在曲线段,经过精确计算和现场调试,达到刚柔过渡的尽快转换,减少刚柔过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9.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站场设计标准与常规铁路站场有很大区别,站场岔后曲线应满足较高的列车通过速度,以满足站场接发列车能力.本文采用车线动力分析方法研究高速铁路站场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对行车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站场岔后曲线参数合理取值,为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参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根据舒适度条件,给出了不同通过速度条件下岔后曲线半径与超高匹配关系,以及不同岔后曲线半径条件下缓和曲线长度取值;对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优化研究表明:通过岔后曲线夹直线长度应尽量避免取夹直线上车辆第一周期峰值衰减距离与定距之和,对于1200 m曲线,其夹直线不宜选取30 m;岔后缓和曲线长度超过50 m时,对车辆舒适性的改善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180.
研究目的:多年冻土区的桩基存在着桩身强度、均质性、桩周土回冻及变形等的不确定性。为确保青藏铁路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营,分别进行了桥梁桩基承载力试验和桥梁桩基地温及变形的长期监测。为系统评价青藏铁路桥梁桩基的稳定特性,本文基于青藏铁路清水河桥梁桩基试验段和桥梁桩基长期监测系统,研究分析试桩的均质性、静弹模、抗压强度、静载及监测桥梁桩基断面的地温和变形特性。研究结论: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均质性整体上较好,无离析等大的质量缺陷;桩身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大多数值介于28~33 MPa之间,且抗压强度变异系数仅为0.14,静弹性模量均值为2.40×104MPa,满足技术要求;桩基周围土体人为上限总体在0.08~0.2 m之间有所回荡,且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变形小于10 mm,满足有砟桥面桥梁墩台工后变形要求,青藏铁路桥梁桩基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