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77篇 |
免费 | 34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103篇 |
综合类 | 1200篇 |
水路运输 | 877篇 |
铁路运输 | 756篇 |
综合运输 | 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89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147篇 |
2021年 | 219篇 |
2020年 | 146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150篇 |
2014年 | 214篇 |
2013年 | 251篇 |
2012年 | 278篇 |
2011年 | 281篇 |
2010年 | 297篇 |
2009年 | 284篇 |
2008年 | 256篇 |
2007年 | 267篇 |
2006年 | 244篇 |
2005年 | 233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19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51.
黔张常铁路多穿行于中低山和丘陵地区,岩溶、滑坡等不良地质发育,且分布有矿场采空区,地形地质条件对线路布设有较大限制。介绍黔张常铁路在武陵山区采用遥感、物探、钻探等综合勘察成果指导岩溶地区铁路选线的研究方法,对水沙坪至晏家堡段的三个线路方案,从工程地质、工程设置、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优选出绕避不良地质、工点设置合理、工程经济性较优的方案,并对岩溶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选线思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52.
随着铁路行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安全风险日益成为影响行业核心业务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铁路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入手,分析行业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通过管理机构及多维管理制度的建设,结合信息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制定符合铁路行业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和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753.
随着中国机车车辆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内燃机车越来越多地出口到国外,一些国外标准也被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中来。为了满足国外一些标准对车架性能提出的要求,在空间和总重受限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强度和刚度两个重要指标达标成为一个课题。尝试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箱形鱼腹梁与热轧H型钢组合的车架主梁结构,与承载式油箱结合,将油箱焊接在两个主梁中间。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手段,验证该车架结构的抗弯性能和疲劳强度,对今后内燃机车车架的优化与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4.
755.
史时喜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5,(3):147-150
车辆基地的上盖物业开发在地铁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设计和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急需总结并逐渐形成成熟的规定。通过某城市已建成运营的带上盖物业开发车辆基地的设计实例,总结上盖物业开发车辆基地设计特点及其在通风、排水、开发平台高程及实施接口预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带上盖物业开发车辆基地设计中在投资决策、设计界面、消防及实施接口等方面的要求,为后续带上盖物业开发车辆基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6.
757.
对大跨度拱桥支架在水中建立临时支墩的各种方法进行比选,具体介绍在河床底浇注水下混凝土支墩基础,以及利用T型组合杆件作支墩的方案,解决深水大跨度拱桥支架施工的难题。 相似文献
758.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建设成网后将承担主要的旅客运输任务,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既有线的运能紧张局势将得到缓解,因此,有必要调整既有线运输组织以适应变化趋势。本文特对既有线客货运输产品的定位进行探讨。研究结论:客运专线建设成网后,既有线上大量客运站、客货运站的客运作业量减少或转变为货运站。既有线线路上的货物运输能力释放,且线路上列车种类减少、列车间速度差减小,货物列车的旅行速度提高,旅客列车的扣除系数也有一定程度减小,既有线应该根据变化情况充分发掘既有线运输能力,以适应运输需求增长的趋势。同时,既有线也要协调好与客运专线的关系,调整传统的运输组织原则,对既有线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加强对货物运输服务质量的重视。此外,既有线铁路应该抓住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准确把握市场目标,发展特色客、货运输产品,提高竞争力,适应运输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59.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站场设计标准与常规铁路站场有很大区别,站场岔后曲线应满足较高的列车通过速度,以满足站场接发列车能力.本文采用车线动力分析方法研究高速铁路站场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对行车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站场岔后曲线参数合理取值,为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参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根据舒适度条件,给出了不同通过速度条件下岔后曲线半径与超高匹配关系,以及不同岔后曲线半径条件下缓和曲线长度取值;对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优化研究表明:通过岔后曲线夹直线长度应尽量避免取夹直线上车辆第一周期峰值衰减距离与定距之和,对于1200 m曲线,其夹直线不宜选取30 m;岔后缓和曲线长度超过50 m时,对车辆舒适性的改善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760.
研究目的:多年冻土区的桩基存在着桩身强度、均质性、桩周土回冻及变形等的不确定性。为确保青藏铁路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营,分别进行了桥梁桩基承载力试验和桥梁桩基地温及变形的长期监测。为系统评价青藏铁路桥梁桩基的稳定特性,本文基于青藏铁路清水河桥梁桩基试验段和桥梁桩基长期监测系统,研究分析试桩的均质性、静弹模、抗压强度、静载及监测桥梁桩基断面的地温和变形特性。研究结论: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均质性整体上较好,无离析等大的质量缺陷;桩身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大多数值介于28~33 MPa之间,且抗压强度变异系数仅为0.14,静弹性模量均值为2.40×104MPa,满足技术要求;桩基周围土体人为上限总体在0.08~0.2 m之间有所回荡,且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变形小于10 mm,满足有砟桥面桥梁墩台工后变形要求,青藏铁路桥梁桩基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