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56篇 |
免费 | 24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809篇 |
综合类 | 1148篇 |
水路运输 | 686篇 |
铁路运输 | 470篇 |
综合运输 | 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129篇 |
2021年 | 158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152篇 |
2014年 | 165篇 |
2013年 | 173篇 |
2012年 | 243篇 |
2011年 | 246篇 |
2010年 | 248篇 |
2009年 | 244篇 |
2008年 | 216篇 |
2007年 | 214篇 |
2006年 | 191篇 |
2005年 | 145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针对列车通过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时引起的桥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问题,在某市域铁路箱梁段分别选取无声屏障和直立式声屏障地段,开展噪声现场测试;通过对比无声屏障和直立式声屏障地段的测试结果,分析了箱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的频谱特性;基于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了箱梁-声屏障系统振动声辐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箱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了车速和声屏障高度对箱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列车以约93 km·h-1的速度通过时,直立式声屏障对高频轮轨噪声起到了很好的降噪作用,但会使低频结构噪声增大;声屏障结构噪声的影响主要集中于160 Hz以下的低频段,箱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的峰值出现在63 Hz左右;箱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呈现出近场随距离衰减较快,远场随距离衰减越来越慢的趋势,箱梁正上方和正下方的结构噪声均超过96 dB,距离桥梁中心线120 m处的结构噪声衰减至72 dB;声屏障结构噪声对于梁侧声场的影响较大,与无声屏障地段相比,设置了高度为3.15 m的直立式声屏障之后,梁侧结构噪声增大了2~5 dB;当车速由93 km·h-1增大到120 km·h-1时,箱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辐射在梁侧最大增加7 dB以上;当声屏障高度由3.15 m增大至6.3 m时,箱梁-声屏障系统结构噪声辐射在梁侧最大增加3 dB以上。 相似文献
72.
针对汽车零部件耐久性测试工况获取过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实际行驶工况解析出零部件耐久性测试工况的方法.基于西安市某线路纯电动公交车实际运行数据构建得出行驶工况,根据车辆实际参数建立整车仿真模型,仿真并计算得到基于实际行驶工况的电机输出轴应力载荷工况.由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和电机输出轴材料S-N曲线得出电机输出轴损伤值计算方法,并通过四峰谷值雨流计数法统计出不同应力载荷工况下的电机输出轴受到的损伤值,从而得出对应的循环寿命,选择寿命最短的行驶工况对应的电机转速工况和转矩工况作为电机输出轴耐久性测试工况. 相似文献
73.
为解决平行流交叉口行人与机动车冲突问题,考虑行人与机动车在冲突点为寻找间隙穿越的交替穿插的抢行博弈过程,重新设计行人过街信号相位方案,提出人车搭接相位行人过街模式;考虑行人专用相位过街模式,给出两种行人过街模式的信号控制策略;构建优化模型,并对模型等价变换,降低计算复杂度.结果显示:常规交叉口处于高饱和状态时,两种行人过街模式下平行流交叉口分别降低了73.8%、50.3%的车均延误,故人车搭接相位过街模式效益更优;人车搭接相位过街模式与不考虑行人过街模式相比,交叉口车均延误仅增加 0.6~3.8 s⋅ pcu-1 .研究成果可为平行流交叉口行人信号配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针对快速路入口匝道排队过长造成的衔接交叉口拥堵问题,提出一种快速路入口匝道和
衔接交叉口的联动控制优化方法。分析快速路匝道排队溢出原因,提出基于交通状态估计的入
口匝道与衔接交叉口的系统控制策略。以系统总通行能力最大和交叉口车均延误最小为目标,
分别从交叉口配时、匝道调节及系统排队长度这3个方面构建系统约束方程,建立快速路入口匝
道与衔接交叉口联动控制优化模型。以长春市典型快速路和交叉口为例,选择高峰、平峰、低峰
这3种交通环境,运用联动控制优化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并与经典优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
明:不同交通状况下,联动控制优化方法均能有效改善快速路运行情况,缓解入口匝道排队溢出
现象,同时提高衔接交叉口通行效率;特别是在饱和交通状态下,联动控制优化方法表现优异,系
统整体车均延误和排队长度分别降低了5.67%和19.25%。 相似文献
75.
以往动态车道研究倾向于在固定信号配时或预先设定的信号配时方案下进行优化,无法充分利用交叉口的时空资源.本文根据实时交通需求,以交叉口车辆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以信号周期、相位绿灯时间和车道数为约束条件,构建动态车道与交通信号协同优化模型.模型分两部分,第1部分考虑进出口道车道平衡,计算可行的动态车道备选方案,将备选方案的输出参数作为第2部分模型的输入参数;第2部分根据实时交通需求,生成动态车道优化方案和信号优化方案.将本文优化方法与传统信号配时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更好地降低交叉口平均延误,有效提升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76.
公路自然区划是研究自然环境对公路建设影响的产物,同时也是公路建设适应自然环境研究的结果.它可以为公路建设和环境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在综合分析我国已有的公路自然区划的基础之上,探讨已有公路自然区划的框架体系、特点及适应性,可为新公路自然区划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7.
从半刚性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概念入手,详述了半刚性沥青路面水损害现象的普遍性、严重性及其危害,并在分析其内因和外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8.
高速公路绿化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速公路绿化在公路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而且具有防眩、防护、生态保护的能力,而传统的绿化评价仅仅局限于景观的评价.本文通过对绿化功能分析,专家筛选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出了高速公路绿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体系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中央分隔带防眩能力、边坡防护能力、路侧生态防护性以及景观效果;并结合我国江苏公路绿化的具体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高速公路绿化评价方法.该方法运用到实践中能够客观地评价高速公路绿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White Layer of Hard Turned Surface by Sharp CBN Too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Xue-ping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2005,10(4):377-380,386
IntroductionHard turning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most competitive clean machining technologies inreplacing of abrasive-based process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precision numerical machinetools and super-hardness tool material such as ce-ramic, CBN/PCBN (Cubic Boron Nitride/Poly-crystalline Cubic Boron Nitride)[1,2]. Hard turningoperation has shown geometrical flexibility, eco-nomics advantage,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andsuperior surface integrity which is usually define… 相似文献
80.
宋谦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5):17-20
阐述了多点巡回检测控制系统的构成方法,对具体电路进行了分析,用计算机软件发射编码信号及控制命令,对报警探头状态进行了判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