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8篇
  免费   165篇
公路运输   500篇
综合类   552篇
水路运输   400篇
铁路运输   242篇
综合运输   5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61.
王爱民  苏德章  郭京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8):141-142,151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一种相对海面稳定、随意变换位置并可能经常被损坏的小型工作平台。介绍了无动力双片体浮体的结构设计,给出了自动排注水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和硬件构成,利用PID控制方法实现了平台的自动沉浮。坐底后的平台可在较高海况下保持相对稳定,几乎不对雷达波产生反射。实践证明,方法合理可行,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62.
詹斌  苏健  张艳秋 《公路》2022,67(3):211-217
对交旅融合进行定义和内涵分析,构建交旅融合体系。以武汉城市圈为例,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交旅融合评价体系,采用Entropy-Topsis模型对9个地区交旅融合优度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圈交通旅游协调度较高,但竞争力差异显著;具备优先发展地理条件和资源配置地区的交通运输早期已发展较为完善,对旅游的贡献力度更大,交旅融合竞争力更强;交通的快速发展破除了马太效应的荫蔽作用,天门、潜江、仙桃等地通过运游结合打造田园特色增加了综合发展潜能。因地制宜提出建设特色路网产品、创新“高铁/飞机+旅游+互联网”模式、打造功能性旅游品牌以及开通交通、旅游信息资源共享综合数据平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3.
车体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文章利用安装在车体上的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振动信号,选取合适的信号特征提取方法进行评估,达到列车故障早期预警的目的。试验数据表明,车体的振动信号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的特点,先对振动信号提取小波包能量矩特征进行时频域分析,发现该特征提取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车辆横向和垂向振动情况。引入基于局部分析的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算法(LE),对故障工况的小波包能量矩熵特征所构造的高维特征向量空间进行降维,发现能够从垂向加速度信号识别出空气弹簧失气工况,从横向加速度信号识别出抗蛇行减振器故障和横向减振器故障。这与车辆动力学分析结果一致,同时也证实了流形学习方法对列车性能评估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4.
提出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同时分析洪水漫延和人员疏散的新方法,以此研究洪水漫延对行人疏散过程的动态影响.基于元胞自动机原理,利用元胞及其周围相邻元胞上一个时间步长的相关状态变量进行水量转移计算,结合洪水漫延对行人的移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影响,建立洪水漫延下人员疏散的分析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洪水漫延和人员疏散的动力过程.详细分析不同进水口位置和进水流量对地铁车站应急疏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洪水时人员疏散的效率显著低于无洪水的情况;进水流量的增加会导致人员疏散效率降低;进水口位置的不同也会对人员疏散的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5.
166.
167.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通过理论推导、对比分析,探讨了压力分散型锚索在灰岩地质条件下锚固段应力、岩体蠕变和张拉方式对锚索的影响,并取得以下成果:(1)推导出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切应力和轴力公式,对锚索在特殊地质条件下的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2)考虑岩体的蠕变效应,并推导其本构方程;(3)利用不同荷载张拉后补偿张拉最后整体张拉的方式,有效改善了压力分散型锚索因锚固段长度不同导致应力集中产生破坏的问题,并与监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张拉方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8.
本文通过对水下航行体垂直发射出筒后尾空泡内点火推进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其尾空泡演化的一般规律,并与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进而给出了燃气尾空泡周期性地膨胀、颈缩、阻滞、脱落的演化规律,以及与尾空泡内的压力振荡、喷管扩张段内激波前后移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水下航行体尾空泡内点火与空中点火、水中直接点火形成的燃气射流存在明显差别,水下点火推进同时会形成对水下航行体额外的振动激励;尾空泡收缩阶段,亚音速射流在尾空泡颈缩处膨胀加速,使尾空泡持续颈缩进而形成对燃气的阻滞作用,是形成尾空泡近似周期性形态演化、空泡压力剧烈振荡的主因。  相似文献   
169.
170.
林森  黄冰  苏召斌 《水运工程》2019,(S2):53-56
针对绞刀挖掘黏土的特点,优化了刀臂的断面形状,建立绞刀的三维模型,分析绞刀在最大功率时的应力和变形。为了满足绞刀刚度强度要求,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合金钢材料,优化绞刀制造和焊接工艺。实船应用表明,在同等工况条件下,高效黏土绞刀相比传统黏土绞刀,绞刀功率降低约14.3%,验证了绞刀设计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