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4篇
  免费   414篇
公路运输   1787篇
综合类   2154篇
水路运输   1708篇
铁路运输   943篇
综合运输   19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502篇
  2011年   504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81.
梁峰  孙晓波  李永毅  潘志峰  李勇 《公路工程》2013,(1):184-186,207
结合大兴安岭某机场建设工程,采用快速冻融试验方法,对掺入不同比例AJF-6高效引气减水剂的混凝土分别进行0、50、100、150、200、250、300次冻融循环试验,测量试件的含气量、质量、相对动弹性模量,并对比研究AJF-6高效引气减水剂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JF-6高效引气减水剂掺量与混凝土含气量关系近似为抛物线关系。为控制混凝土含气量符合要求,其掺量应控制在2.3%~3.0%之间,施工过程中AJF-6高效引气减水剂掺量宜比设计值增加3.0%。  相似文献   
982.
截至2009年6月中国已建成高速公路达到7.5万km左右,居世界第二,但是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以重庆某高速公路为例,以各单位工程建设期内源性碳排放为研究对象核算高速公路碳排放量.首先依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推荐方法,确定了施工机械、人工活动、资源性改变是碳排放源的三大主体;其次,采用碳足迹理论的评价技术,对各单位工程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最后,对比分析各单位工程碳排放量,以期为设计阶段优化方案和建设期节能减排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83.
孙家凤  刘轩 《交通标准化》2013,(21):149-151
近年来,公路工程材料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发展迅速,标准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鉴于此,结合工作实际,对该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4.
孙冰川 《交通标准化》2013,(24):139-141
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够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进行工程建设、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施工队伍素质和公路工程效益.在施工实践中,为了进一步做好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工作,需要落实施工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加强施工试验、测量及工程变更的管理,做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完善工程验收制度,增加资金投入,并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  相似文献   
985.
论市场环境下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场环境下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速公路质量管理的措施,以期为提升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水平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86.
通勤是导致城市早晚高峰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为探究通勤与交通运行的关系及其机理,分析了北京市通勤、非通勤出行距离、出行结构等基本特征,识别了通勤出行与路网速度分时间段的特征关系,基于此构建了通勤出行对交通运行贡献度六段模型,并通过逐段拟合标定模型参数.由模型分析可知:路网速度与通勤出行高度线性相关,且在早高峰形成及晚高峰消散阶段随通勤出行变化最为显著;晚高峰阶段路网速度是通勤、非通勤出行的混合熵函数;晚高峰较早高峰更拥堵、周五晚高峰拥堵水平加剧,均是由于晚高峰较早高峰、周五晚高峰较其他工作日晚高峰出行混合熵增加,进而导致整个交通系统熵增所致.因此,除了错峰通勤等措施外,减少非通勤弹性出行也是缓解早晚高峰拥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87.
在碳中和背景下,交通行业推进节能减排刻不容缓。随着网约车的蓬勃发展,它被认为替 代了部分传统出行方式出行量,与传统出行方式形成竞争关系,网约车对绿色出行量的影响引发 了人们对其能源环境效应的思考。本文基于反事实思维视角,从网约车对传统出行方式出行量 影响的角度建立网约车能源环境效应评估模型;以北京市为案例城市,运用网约车进入北京之前 不同指标的数据,推演近年不考虑网约车影响的传统出行方式出行量;结合推演出行量和建立的 能源环境效应评估模型得到网约车带来的净碳排放。结果表明,网约车对公交车和地铁出行量 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其能源环境效应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并且随着共乘比例的增大,网约车的 负能源环境效应削弱,说明网约车仍然具有节能减排的潜力,相关部门需要合理管理网约车。研 究结论揭示了网约车的能源环境效应及发展共乘模式的重要性,对以网约车为代表的共享出行 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为实现碳中和作贡献。  相似文献   
988.
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法计算了Q235钢与304不锈钢平板对接焊在不同预拉伸应力作用下的焊接残余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焊接残余应力呈现非对称式分布,纵向残余应力的峰值均出现在304不锈钢一侧且高于其屈服强度。预置纵向拉伸应力能显著降低纵向焊接残余应力,而且当预置拉伸应力越大时(低于屈服强度),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的效果越明显。采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了焊接过程中焊接材料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与其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89.
针对现有的机械式岸电稳压装置存在的电压调整速度慢、响应时间长、稳压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单相无触点稳压装置,分析了工作原理.基于无触点稳压装置中自耦变压器和补偿变压器等效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建立了稳压装置在对称负载工况下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仿真软件中的Simulink组件建立了单相无触点稳压装置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负载对称工况下输入电压波动时稳压装置的工作状态,验证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90.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DTS)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实时获取温度空间分布的新技术,特别适宜于需要长距离、大范围多点测量的应用场合.论文主要介绍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应用和研究、分布式光纤测温原理和其在船舶火灾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