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7篇
  免费   315篇
公路运输   1487篇
综合类   1598篇
水路运输   1254篇
铁路运输   1034篇
综合运输   19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404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述模拟法人的概念和体制优势,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运营部门建立模拟法人管理体制“合理授权”与“战略管控”相结合的总体思路,详细阐述了“授权与明职”、“推行战略预算管控”、“开展关键绩效考评”的实施方法和操作流程,最后指出了保障实施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2.
地铁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远程监控及管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地铁施工中。以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西段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为例,介绍了地铁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原则、系统功能、结构及在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田威  李腾  贾能  张旭东  贺礼 《公路》2021,66(11):45-52
我国黄土面积分布广、厚度大,具有高压缩性与强湿陷性的缺点.在天然石料缺乏的条件下,以黄土作为路基填土容易导致路基下陷,造成路面开裂,因此对黄土进行加固才能满足工程要求.利用土壤固化剂加固黄土路基与传统物理加固方法相比,具有掺量少、效果好、省时省力等优点.通过总结不同类别固化剂的加固机理、改良黄土现状及优缺点,从理论上概括出在黄土路基工程中值得推广使用的产品.结合分析现有工程实际应用,认为在后期研究中还应注重以下方面:(1)生物酶类固化剂的开发研究;(2)固化材料的复合使用;(3)室内试验与工程实践相结合;(4)动荷载作用下的固化效果;(5)制订统一的固化剂试验规程.  相似文献   
44.
田涛 《公路》2021,66(11):334-341
为了提升城市道路阻车桩养护维修工程质量,充分发挥阻车桩的城市交通管理效能,科学合理确定阻车桩养护造价水平,对北京市城市道路阻车桩的建设和管养情况开展了调研和实地测算研究.研究内容全面梳理了阻车桩的建设技术要点和管养现状,并进行了需求性分析,总结了标准化养护维修工艺流程,结合实地测算法确定了养护维修人材机的消耗量,编制了石球阻车桩维修(无基础)、石球阻车桩维修(有基础)、石柱阻车桩维修、不锈钢及铸铁阻车桩维修等4个定额项目.研究结果基本满足城市道路阻车桩养护工程的造价分析需求,可以为国内城市道路阻车桩养护维修造价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提高人类驾驶人的接受度是自动驾驶汽车未来的重要方向,而深度强化学习是其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解决人机混驾混合交通流下的换道决策问题,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TD3(Twin 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自主换道行为。首先介绍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强化学习的理论框架,其次基于来自真实工况的NGSIM数据集中的驾驶数据,通过自动驾驶模拟器NGSIM-ENV搭建单向6车道、交通拥挤程度适中的仿真场景,非自动驾驶车辆按照数据集中驾驶人行车数据行驶。针对连续动作空间下的自动驾驶换道决策,采用改进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TD3构建换道模型控制自动驾驶汽车的换道驾驶行为。在所提出的TD3换道模型中,构建决策所需周围环境及自车信息的状态空间、包含受控汽车加速度和航向角的动作空间,同时综合考虑安全性、行车效率和舒适性等因素设计强化学习的奖励函数。最终在NGSIM-ENV仿真平台上,将基于TD3算法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换道行为与人类驾驶人行车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D3算法控制的车辆其平均行驶速度比人类驾驶人的平均行车速度高4.8%,在安全性以及舒适性上也有一定的提升;试验结果验证了训练完成后TD3换道模型的有效性,其能够在复杂交通环境下自主实现安全、舒适、流畅的换道行为。  相似文献   
46.
针对隧道穿越陡倾煤层的施工力学特性,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探讨隧道施工对采空区围岩变形和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受采空区影响显著,陡倾煤层采空区前后15 m为隧道施工过程中加强支护和重点监测范围。通过分析陡倾采空区对隧道结构的影响程度和规律,发现采空区的存在使得隧道支护结构主应力最大值增大约15%~20%,对隧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不利。  相似文献   
47.
针对不同基坑开挖方式对邻近桥梁桩基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建模分析法,对某二线船闸工程确定2种不同的开挖方案:方案1通过三级梯度以较大平均坡度方式开挖,方案2通过四级梯度以较缓坡度方式开挖。计算分析2种基坑开挖方式对跨线桥梁桩水平位移、拉应力及弯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坡度越陡的开挖方式其位移越大,拉应力在开挖16 m处达到峰值,同时方案2的弯矩值远小于方案1。成果完善了复杂船闸基坑工程施工领域的研究,对今后该领域的工程设计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饶广龙  王波 《船舶》2021,32(3):47-53
该文通过某10000 m3、4500 m3和13800 m3等多型耙吸挖泥船,对比分析不同泥泵驱动模式及不同舱室布置的耙吸挖泥船典型淡水冷却设备分布、流量分布及其冷却系统配置情况,总结出影响耙吸挖泥船冷却系统设计的多个要素,包括泥舱型式、泥泵驱动方式,泥泵舱布置等,并针对性地给出耙吸挖泥船冷却系统的设计思路流程,对今后该类型船舶的冷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9.
针对在长周期波海域码头前期设计阶段如何通过数值模拟改进平面布置、减小影响的问题进行研究。采用WW3海浪模型、MIKE21SW模块以及MIKE21BW模块对长周期波进行较为全面的模拟,并根据实测资料进行验证。模拟步骤可作为长周期波波浪模拟的一般操作流程。为了更好地揭示长周期波对船舶的响应影响,将综合波分离为短波要素(<30 s)和长波要素(≥30 s),并将Hs<0.3 m作为初步判断标准。得出结论:码头布置需扩大掩护范围以阻挡长周期波主浪向,同时尽量缩减口门尺寸以降低长周期波输入能量进而降低港内波高。  相似文献   
50.
方佳敏  於龙  田栋 《水运工程》2021,(11):153-158
鲤鱼山水道位于长江干线武汉—安庆段,是长江上、中、下游水上物资运输的必经干道,其航道通过能力是长江流域物流畅通的关键一环。近年来,鲤鱼南槽冲深发展引起北槽过流能力减小、水流分散,黄莲洲心滩极不稳定,北槽航道条件有恶化的趋势。为遏制该水道的不利发展,于2015年在该水道进行了航道整治。工程完工后通过定期观测分析,结合设计施工阶段相关数模、物模成果,对整治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黄莲洲心滩和南槽的冲刷总体上得到控制,遏制了不利变化趋势,北槽航道条件得到改善;整治建筑物结构稳定,实现了航道整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