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6篇
  免费   143篇
公路运输   592篇
综合类   806篇
水路运输   545篇
铁路运输   423篇
综合运输   7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高速不断轨动态轨道衡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速不断轨动态轨道衡系统是结合TPDS(货车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和普通动态轨道衡的优点而研制成的,本系统在保证动态轨道衡计量精度的前提下,使其计量速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满足了铁路运输提速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2.
在研究铁路货物列车技术站接续特点的基础上,对直通货物列车接续方案选择方法进行了相关扩展并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通过分析得出各模型均可以采用最小费用流算法进行求解。设计算例的结果表明,各种扩展方法对于优化技术站直通货物列车的接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3.
大轴重货车已被公认为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方向之一。但是,轴重增加将加剧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分析轴重增加对动力学性能,特别是磨耗问题和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表明小曲线半径条件下,随着轴重的提高,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加剧;在曲线半径较小的情况下,轴重越大,导致的钢轨RCF损伤越明显;而且,轮轨接触应力随着轴重的增加而增加。充分分析轴重与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的关系将有利于重载运输的安全性,减缓对线路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以某主跨436 m中承式钢桁拱桥为例,运用桥梁结构动力学与车辆动力学,将列车-桥梁视为联合动力体系,建立了列车与大跨度钢桁拱桥的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模型,计算与分析了该桥列车通过时的桥梁动力响应和列车走行性。研究结果为大跨度钢桁拱桥的动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卖方提供数量折扣安排时,买方优化动态订货批量的决策问题,考虑多种产品、多折扣类型和买卖双方的能力约束,建立了该问题统一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利用禁忌搜索技术设计启发式算法对模型求解.算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6.
在农村道路建设讲求经济性、实用性的形势下,经过对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的骨架结构特点、形成等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架构混凝土更适合农村道路建设的结论,这对低等级路面类型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用聚乙二醇20000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了N,N-二乙基苯胺,研究了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产率的影响,提出了常压催化合成目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是:n(苯胺)∶n(溴乙烷)=1∶2.25,催化剂用量1.00 g,在30 mL,质量分数为40×10-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温度45℃,常压反应7 h,产品收率92.3%.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扩大现有研究的应用范围,基于最大乘积型Fuzzy文法与自动机引入了最大乘积型Fuzzy下推自动机的概念,并讨论了最大乘积型Fuzzy上下文无关文法与最大乘积型Fuzzy下推自动机的关系.研究表明,当且仅当最大乘积型Fuzzy上下文无关文法产生的语言集能被最大乘积型Fuzzy下推自动机接受时,能达到自动识别最大乘积Fuzzy上下文无关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根据接触悬挂系统中的接触线振动方程,推导了接触线应力的均值和方差的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接触线应力集中系数、尺寸系数、表面质量系数和材料疲劳强度的影响,得到了接触线疲劳极限的统计特征.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建立了接触线疲劳可靠性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接触导线线质、张力和刚度以及列车运行速度、波动传播速度和抬升力是影响导线疲劳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终端区空中交通容量评估的仿真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终端区的容量评估一直是容量评估的难点和关键所在。首先给出了终端区容量的定义,分析了影响终端区客量的因素;然后结合终端区的特点,阐述了终端区容量评估的方法和关键技术,指出了终端区容量评估的难点,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结合北京终端区的实际,对终端区容量进行了评估,仿真结果验证了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