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154篇
综合类   135篇
水路运输   105篇
铁路运输   63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61.
拱部采用双层初期支护的浅埋大跨地铁隧道工程实例十分有限,支护结构的组合形式选择与每层厚度确定还缺乏经验。针对这一问题,以大连地铁2号线兴工街站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双层支护的组合形式及支护的刚度比对结构上的围岩压力及隧道上覆地层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双层格栅、外层型钢-内层格栅、外层格栅-内层型钢3种组合形式中,外层格栅-内层型钢最适合兴工街车站隧道,合理的支护厚度为外层35 cm,内层20 cm。2)外层初期支护为主要承载结构,承担的围岩压力随外层与内层支护刚度比增大而增大;内层初期支护为次要承载结构,承担的围岩压力随外层与内层支护刚度比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62.
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是我国高速铁路的高端技术成果。本文在ZPW-2000A轨道电路FSK信号解调算法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移频信号仿真测试系统。系统以Lab VIEW强大的信号处理与数学分析工具给出模拟信号,重点分析测试软件的结构和实现方式,主要包括应用层和人机界面层的设计与实现,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63.
64 m跨双幅混凝土简支箱梁移动支架整孔架设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温福客运专线白马河特大桥工程,介绍双幅64 m混凝土简支箱梁采用移动支架一次整孔架设的施工技术,并对施工关键步骤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64.
基于Voronoi图采用参数化设计工具对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浮冰开展参数化建模,参照真实冰区测量信息,利用遗传算法对浮冰尺度概率分布开展了优化研究。考虑不同浮冰尺度范围,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船舶在浮冰区航行的冰阻力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发现:大尺度浮冰相对于小尺度浮冰而言,破碎更为剧烈;优化浮冰尺度概率分布的冰阻力峰值总体而言大于优化前,平均值则较小;数值计算结果在较大浮冰尺度范围内与经验值较为吻合,浮冰阻力平均值随浮冰平均尺度增大呈负指数幂函数减小趋势。文中提供了一种对浮冰尺度概率分布进行校正和优化的方法,对船舶在浮冰区的阻力预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5.
为了对下岩溶液发育状况进行初步的判断,从而为岩溶区地下工程的规划与施工提供指导,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地下岩溶发育程度的评价体系,其评价结果可以用来对下岩溶发育状况进行初步的判断.首先,选取了6个影响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作为地下岩溶发育程度的评价指标,并对地下岩溶的不同发育程度等级进行定义;其次,采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与贝叶斯网络法的综合赋权法确定了各个因素对于岩溶发育影响的权重,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各状态的统一评分标准;最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确立了各个岩溶发育程度等级所对应的定量评价值的范围.为了检验该评价系统的实用性,该系统被应用于某岩溶区的铁路隧道工程当中.通过地预测评价结果与实际记录结果的对比分析可得:占隧道总长度97.1%的区域的地下岩溶发育程度的评价结果与实际岩溶发育状况相一致,只有2.9%的区域的评价结果产生了误差;在评价结果产生误差的这一区域,岩溶发育程度的定量评价值为0.69,岩溶发育程度被评价为"发育",十分接近实际发育状况"强烈发育"所属的定量值范围0.70~1.00,验证了该地下岩溶发育程度评价系统的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66.
水气是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重要来源之一,沥青混合料内部的水气运动不容忽视。大部分沥青路面常年经受冻融循环作用,为探究冻融循环前后沥青混合料内水气运动的变化规律,设计以相对湿度梯度为驱动力的水气扩散试验装置,以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20C和开级配沥青混合料OGFC-13为研究对象,测量冻融循环前后沥青混合料水气穿透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采用菲克第一定律计算水气扩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5 cm厚OGFC-13试件在常压、20℃、100%~60%湿度差下的水气穿透量与时间呈线性正相关,可获得其扩散系数,而相同条件下的AC-20试件内水气较难穿透,水气穿透量与时间呈不规则变化,无法计算得到扩散系数,OGFC试件水气扩散速率明显大于AC试件,说明空隙结构对混合料水气扩散影响较大,但经历1个冻融循环后2类试件相同时间段内水气穿透量均有显著提高;负压环境下(13.325 kPa)进行试验可以增大AC-20试件的水气扩散速率,使水气穿透量与时间呈线性正相关,从而测量得到冻融循环前后AC试件的扩散系数;经冻融循环作用后,相同时间内2种沥青混合料水气扩散系数均显著增长,OGFC试件连通空隙率明显增大,说明冻融循环作用使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水气在沥青混合料内部的运动路径增多,更易进入沥青内部及沥青与集料界面,进一步加速沥青混合料水损害进程。  相似文献   
467.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各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上升使得各大港口集疏运能力出现瓶颈,导致集疏运道路产生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洋山港区集疏运道路环境、港外集疏运中心建设方案等因素,提出集卡预约系统、智能集卡编队等分时畅行策略。基于洋山港区集疏运道路现状进行远期流量预测,模拟了远期流量场景和专用车道场景,采用SUMO作为仿真软件对两类场景下分时畅行策略应用效果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集卡预约系统策略,远期流量场景能够实现高峰小时不均匀系数降低25%,达到了较好的削峰填谷效果;基于智能集卡编队策略,专用车道场景可实现单车道饱和状态下平均小时通行能力提升98.1%,有效提升了集疏运通道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468.
通航隧洞是一种常见的浅水航道,属于典型的狭窄形航道,船舶在此类受限航道中航行,船舶两侧的不对称水域、船行波以及充泄水振荡波的反射叠加,将对船体产生不对称的侧向力,增加船体控制难度。针对船舶在隧洞航行时的波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立柱和横板的消波设施,采用物理模型开展船舶试验,分析设施的消能效果,经验证该设施可有效减小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