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5篇
  免费   249篇
公路运输   1003篇
综合类   1118篇
水路运输   1037篇
铁路运输   675篇
综合运输   1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本文运用系统论及协同学的基本观点论述了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系统的组成、结构特性及其协同性 ,对于丰富公路美学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价值 .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军用某机场平行公路的现场调查,发现该公路路基存在沉陷与翻浆等问题,沥青路面存在裂缝、松散和坑槽等破损现象;对破损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专家讨论研究,提出了优化的整修方案。整修后的路面使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993.
为明确下台阶含仰拱一次开挖工法仰拱早期的受力状态并制定相应的强度控制标准,以中条山隧道为依托工程,利用数值分析、位移-荷载反演等方法对仰拱早期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进行分析。下台阶含仰拱一次开挖工法中,仰拱随下台阶同步开挖,由于工法的特殊性,仰拱施作约2 h后会承受来自围岩变形、挖机及覆土自重产生的荷载。分析发现: 3个部分荷载中围岩变形压力对仰拱早期受力影响最大,围岩变形作用下最大压应力产生于仰拱拱脚位置,上填覆土及扒碴机械重力作用会减小拱脚压应力,增大拱底压应力。多种外荷载共同作用时,仰拱压应力分布形态为“W”型,最大压应力产生于拱底,为0.14 MPa。考虑预留一定安全储备的情况下,该工法仰拱施作2 h时的抗压强度控制标准可按0.2 MPa进行设计。与传统台阶法仰拱早期受力特性对比,结果证明了一次开挖工法仰拱施作采用早高强混凝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4.
何杰  高斌  薛陶  白玉冰 《隧道建设》2018,38(Z1):51-57
论述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规模、技术难度、设计理念及养护管理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和理论水平发展迅速,已逐渐步入“绿色建设期”,但距离科学养护管理仍然差距较大,存在“建管养”分离、检测养护难度大、基础数据混乱、评定系统不完善和维修加固体系不完善等挑战。针对以上挑战,从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引入全寿命周期建设理念,论述了全寿命周期成本、养护便利化和标准化施工等理念对于隧道“建管养”的重要意义; 2) 建立隧道建养信息化系统,通过大数据平台及BIM信息技术,为隧道建立信息档案; 3) 完善养护技术体系,对现有隧道检测、维修加固技术手段进行梳理,总结一套隧道检查、管养技术体系。以期为公路隧道科学养护管理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5.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field sites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polygonal wear of electric locomotive wheels. The polygonal wear rule of electric locomotive wheels was obtained. Moreover, two on-track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ic locomotive's key components.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wheels out-of-round show that most electric locomotive wheels exhibit polygonal wear. The main centre wavelength in the 1/3 octave bands is 200?mm and/or 160?mm. The test results of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 dominating frequency of the vertical acceleration measured on the axle box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e passing frequency of a polygonal wheel, and does not vary with the locomotive speed during the acceleration course. The wheelset modal analysis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ndicates that the first bending 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wheelset is quite close to the main vibration frequency of the axle box. The FEM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of the wheelset. Moreover, different plans were designed to verify whether the braking system and the locomotive's adhesion control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wheel polygon or not.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y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initiation of the wheel polygon. The first bending resonance of the wheelset is easy to be excited in the locomotive operation and it is the root cause of wheel polygon with centre wavelength of 200?mm in the 1/3 octave bands.  相似文献   
996.
内燃机能量流试验是评估不同控制策略下内燃机能耗和指明其改善方向的重要方法。通过试验对1台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机进行了基于冷却液温度的能量平衡分析,基于热力学定律,将能量平衡项分为有效功、冷却液损失、排气损失和通过辐射传热产生的未计入热损失。结果表明:小负荷时,随着冷却液温度的升高,燃油消耗率略有下降,NO_x排放量增加;全工况下,HC排放量随着冷却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少,CO和CO_2排放量变化不大;有效功占比和排气损失占比随负荷的增大而增大,几乎不受冷却液温度的影响;冷却液损失占比随冷却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997.
舰船型号技术风险管理是促进我国舰船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极为重要的知识领域,关系到舰船战术技术性能能否顺利实现。论文首先回顾了技术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发展概况,结合舰船型号特点,提出了舰船型号技术风险管理体系,并重点针对舰船型号技术风险管理过程开展论述,提出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尤其是技术风险分析过程。论文对舰船型号以及其他大型武器装备研制的技术风险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直接方法对水下航行器NPS II操纵运动数学模型中所包含的水动力导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根据计算得到的水动力导数的总体灵敏度度值和定义的取舍函数,对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然后分别基于简化模型和原始模型进行了操纵运动仿真,仿真结果的对比表明简化结果是有效的,也表明使用直接方法进行水下航行器操纵水动力导数的灵敏度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9.
杨智  金焘  张超  陈琳 《船舶工程》2015,37(2):54-57
永磁同步电动机电抗参数的准确计算对于电机性能分析与电机优化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介绍了一种基于电机任意运行工况下,利用有限元法求解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交直轴电枢反应电抗Xaq、Xad以及永磁体空载感应电压E0的方法。基于有限元法计算非线性负载磁场得出内感应电压Eδ和内功率角δi,进而推导得出Xad、Xaq和E0。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求解一台额定功率630k W的船用表贴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交直轴电枢反应电抗。  相似文献   
1000.
毂帽鳍是一种通过回收螺旋桨毂涡旋转能量来达到节能效果的船舶桨后节能装置。本文针对我公司承建的37500方LEG运输船,运用CFD软件对粘性流场中毂帽鳍的敞水性能进行了计算研究,着重考察了毂帽鳍的根部螺距角、错位角、直径比及纵向位置等因素对效率的影响,通过多方案优选设计了适用于该船的毂帽鳍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模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螺旋桨工作点时,螺旋桨效率提高了1.26%。考虑到模型试验的尺度效应,在实船应用时其节能效果将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