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篇
  免费   83篇
公路运输   309篇
综合类   414篇
水路运输   228篇
铁路运输   223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61.
路基压实效果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土基的压实意义及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进行阐述,以提高路基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62.
嫩江流域是中国东北部的重要边陲重地 ,发展流域内的交通运输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3.
针对外地客流进入城市中心区域时各停车换乘备选点(P+R)合理停车泊位规模的确定问题,在分析市外客流进入城市中心区域时出行过程与机理的基础上,以所有客流出行(自城市外围到达市中心区域)总的出行费用(私人车辆行驶时间与公交行驶时间总行程时间、换乘时间、停车费用等)最小为目标,建立确定各P+R处停车泊位规模的双层规划模型,并给出模型的求解算法,最后以一个仿真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64.
全路危险货物运输计算机监管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和分布式计算、网络通讯、网络安全、数据库、数据挖掘等技术设计了全路危险货物运输计算机监管系统的网络拓扑架构,构建了基于审核的危险货物运输流程管理、基于认证与授权的运输责任审核功能体系与危险货物配装与仓储布局的数学模型。应用结果表明统一的全路危险货物运输计算机监管系统为危险品的运输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65.
隧道通过岩溶和采空区施工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庚亮  文富源 《隧道建设》2008,28(6):716-719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新南岭隧道断面大,洞体穿越岩溶区、煤层采空区等不良地质段,施工中多次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为此,采取多种方案综合比较研究,最后确定合理方案穿越,解决了工期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66.
以半潜平台顶升合拢方案抗风稳定性为研究方向,通过对场地风环境进行分析拟合出风速时程曲线,结合模块式塔架结构的受力形式和特点,给出适合此类结构的失效标准.最后结合实例针对此类结构在静力和动力风载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给出临界风速参考数值.研究结果对于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67.
268.
由于尊崇自由主义文艺观和同属京派文人阵营的缘故,李健吾和沈从文的文学批评在一些方面有着相似的地方,比如在总体上带有印象批评的特点,重视感悟和直觉。但这只是表层的现象,应该看到他们的文学批评在内在精神上更有实质的差别,他们在审美的现代性意识以及现代批评范式、批评态度等很多地方均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可谓貌似而神离。而这些方面的差异也决定了李健吾和沈从文的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价值、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269.
在车轮-钢轨高速接触疲劳试验机上开展水、油和树叶等污染下的高速低黏着和增黏试验,通过最高速度200km·h-1的对滚试验,测得不同第三介质条件下的轮轨黏着-蠕滑特性曲线,研究增黏砂粒径和撒砂量对增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撒增黏砂可有效恢复各种污染下的轮轨黏着水平,使200km·h-1下轮轨黏着系数保持在0.18以上,低速下更高;增黏砂粒径在0.4~1.0mm范围内增大或撒砂量在40~100g·min-1范围内增加时,增黏效果均稍稍增强,综合考虑确定试验机的最佳撒砂量为40g·min-1、最佳粒径为0.85~1.0mm;考虑试验机与现场轮轨系统的尺寸差异、运行时复杂气流所致砂粒损失及适当冗余度等因素,建议现场最佳撒砂量为115~175g·min-1、最佳粒径为1.0~2.0mm;喷撒增黏砂会造成车轮接触表面的麻坑损伤,也是造成现场车轮踏面常见麻坑损伤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70.
多年冻土区灌注桩修筑过程中,混凝土携带的热量和水化热会对周围冻土产生强烈的热扰动,由于基础在回冻前承载力非常小,因此桩基的快速回冻已成为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人工冷却法在多年冻土区灌注桩中的应用,以实现基础的快速降温和回冻,并在青藏高原北麓河进行现场人工冷却灌注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冷却降温效果显著,试验进行到第2天,基础周围土体温度已经降至天然场温度以下;随着冷却试验的继续进行,基础和周围土体的温度会进一步降低;人工冷却有效降低了土体温度,并增加了桩基周围土体的冷储量,冷却试验结束后的第7个月试验桩的平均界面温度为-0.6℃,无冷却措施桩对应的平均界面温度为-0.37℃。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人工冷却可以快速、大幅提高桩基的承载力,通过该措施的应用,试验桩的承载力可提高至2 231 kN,而无冷却措施桩对应时刻的承载力仅为549 kN;该措施有效缩短了冻土区灌注桩施工的后续等待时间,经过人工冷却的桩基承载力很高,冷却结束后即可进行上部荷载的施工。人工冷却可作为冻土地区桩基快速施工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其不仅能够解决灌注桩对冻土产生热扰动这一难题,还能够有效缩短工程的建设周期,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