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08篇 |
免费 | 23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542篇 |
综合类 | 4397篇 |
水路运输 | 4104篇 |
铁路运输 | 3373篇 |
综合运输 | 5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260篇 |
2021年 | 428篇 |
2020年 | 361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124篇 |
2016年 | 195篇 |
2015年 | 410篇 |
2014年 | 636篇 |
2013年 | 809篇 |
2012年 | 973篇 |
2011年 | 1215篇 |
2010年 | 1293篇 |
2009年 | 1445篇 |
2008年 | 1410篇 |
2007年 | 1764篇 |
2006年 | 1704篇 |
2005年 | 1097篇 |
2004年 | 346篇 |
2003年 | 284篇 |
2002年 | 223篇 |
2001年 | 319篇 |
2000年 | 329篇 |
1999年 | 194篇 |
1998年 | 142篇 |
1997年 | 105篇 |
1996年 | 141篇 |
1995年 | 81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01.
铁路客运专线对治理隧道渗漏水提出新的理念,从治理施工中渗漏水着手,以期确保运营后达到一级防水的目标.文章结合大瑶山一号隧道初期支护后渗漏水治理试验段实例,从几方面阐述了灰岩岩溶、砂岩裂隙发育段初期支护后渗漏水成因及特点,提出了本工程岩溶水、裂隙水的治理原则和围岩注浆、局部注浆施工策略. 相似文献
202.
203.
204.
205.
基于数码摄影技术的隧道围岩变形非接触量测法是一种与传统测量完全不同的新方法,具有设备简单、不干扰施工、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能更好地满足现在长大隧道各种技术要求。文章对数码摄影测量技术原理及其实现过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并对现场试验获取的测量数据加以分析,得到了较好的结论。该方法为地下工程量测技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6.
浅析盾构隧道模型试验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型试验是盾构隧道相关研究工作中常用的研究手段。文章对目前盾构隧道模型试验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将其归结为管片结构的受力问题、隧道结构本身的分析模型问题、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问题、开挖面稳定问题、结构与邻近结构物的相互作用问题、隧道施工扰动与控制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等。通过典型模型试验实例,对每类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系统归纳了模型试验在盾构隧道相关研究工作中的进展和成果。针对盾构隧道模型试验经常涉及到的诸如结构模型、模型土、模型箱等材料的选择,加载方案的设计,以及试验方案的综合设计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7.
软土有压输水盾构隧洞采用管片外衬和整筑预应力内衬作复合式衬砌的设计计算中,为能较好考虑内衬与外衬管片的相互作用,以及内衬预应力荷载在隧洞施工和运营各阶段对复合衬砌结构受力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实体叠合计算模型。由于确定管片纵缝接头抗弯刚度的复杂性,文中建议对用数值模拟管片纵缝接头刚度采用了一种非线性耦合弹簧"接触对"的模拟系统。在采用实体单元建模的条件下,由于计入管片接头刚度的力学处理困难,文中研究了一种能以模拟管片接头刚度的简化计算方法。根据内、外衬砌接触界面处理方式的不同,文中提出了5种适合不同界面条件内、外层衬砌的相互作用模型。此外,本文还研制了内衬预应力荷载的一种转化程序,以解决采用等效荷载法施加预应力时的前处理问题。上述各点创意构思已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隧洞的结构设计研究中得到了具体反映和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08.
209.
太古高速公路西山特长隧道全长13.654 km,是国内目前在建最长的公路隧道。在斜井进入正洞交叉口的施工中,成功采用台阶法矩形断面垂直挑顶直接转入正洞施工方案,通过优化调整设计参数,采取加强支护、减震爆破等技术措施,实现了斜井安全、简便、快速地转入正洞的施工。 相似文献
210.
Younes HamdouchH.W. Ho Agachai Sumalee Guodong Wa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2011,45(10):1805-1830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schedule-based equilibrium transit assignment model that differentiates the discomfort level experienced by sitting and standing passengers. The notion of seat allocation has not been considered explicitly and analytically in previous schedule-based frameworks. The model assumes that passengers use strategies when traveling from their origin to their destination. When loading a vehicle, standing on-board passengers continuing to the next station have priority to get available seats and waiting passengers are loaded on a First-Come-First-Serve (FCFS) principle. The stimulus of a standing passenger to sit increases with his/her remaining journey length and time already spent on-board. When a vehicle is full, passengers unable to board must wait for the next vehicle to arrive.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can be stated as a variational inequality involving a vector-valued function of expected strategy costs. To find a solution, we adopt the method of successive averages (MSA) that generates strategies during each iteration by solving a dynamic program. Numerical results are also reported to show the effects of our model on the travel strategies and departure time choices of passenge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