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437篇
综合类   333篇
水路运输   436篇
铁路运输   321篇
综合运输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武钢有输送矿石的皮带机268条,总长约为84 600 m,大部分在露天,雨天胶带极易积水,造成稀料现象,不但影响产品质量,也不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52.
为了有效地探测舰船火灾,根据舰船火灾信号的特点,选取CO浓度作为火灾探测信号的特征,并提出采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CO浓度增大趋势,通过与实际探测值比较得出相应时刻的预测误差,进而判断是否存在火灾威胁的探测方法,同时结合舰船工作环境的特点,设计了三级火灾报警等级。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现有的火灾探测方法是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153.
轴报(轴温报警装置)在客运机车上的应用已有多年,为机车安全、快速运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根据我们使用的情况来看,若再增加一级预报警完全可以进一步减少机破故障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4.
传统的驼峰控制系统是按分布式设计的,但设备布置相对集中。系统网络多采用2级异构形式,一层为诸如Bitbus,Canbus等标准的低速现场总线网络,另一层为传统以太网。随着驼峰控制系统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系统通信的信息量迅猛增长,原有网络不堪重负,成为性能瓶颈。同时通信程序越来越复杂,故障发生几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到系统控制安全,因此设计一种简洁高效、高可靠的驼峰控制局域网络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5.
对新老接电箱进行了比较,介绍了一种防护能力高,使用安全可靠与操作方便的实用新型港口门座起重机岸边接电箱。  相似文献   
156.
针对目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不全面的现状,通过该文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一套检验指标体系,在原有路用性能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一个工作性路用性能,并提出施工和易性和离析率两个指标。  相似文献   
157.
Powell法历经多次修改,现公认为是解无约束优化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直接法,应用及其广泛,该文将现行Powell直接法中作了进—步改进,其运算量较一般性改进方法有较大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8.
数字通信信号调制识别的Gabor变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bor变换是线性时频变换中的一种,它通过加窗函数的办法对Fourler变换加以改进。把Gabor变换引入到了数字通信信号调制识别领域,对ASK、FSK和PsK信号的Gabor变换域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最后给出了识别算法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59.
随着中国近海石油的开发被国人所重视和发展,为国产化自行设计FPSO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FPSO全船集中控制系统(ICS)是FPS0的大脑和神经系统,FPSO全船控制系统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条FPS0生产运行、安全和管理.下面将简单介绍曹妃甸生产储油船的全船集中控制系统,供大家参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0.
襄渝铁路增建二线小净距隧道采取施工动态设计和数值模拟对隧道初期支护及衬砌进行修正设计,在施工方面通过采取控制爆破、监控量测等措施,以保证襄渝二线施工后既有隧道安全和铁路运输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