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61篇 |
免费 | 47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58篇 |
综合类 | 1497篇 |
水路运输 | 1290篇 |
铁路运输 | 1153篇 |
综合运输 | 1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4篇 |
2024年 | 144篇 |
2023年 | 132篇 |
2022年 | 226篇 |
2021年 | 308篇 |
2020年 | 248篇 |
2019年 | 135篇 |
2018年 | 150篇 |
2017年 | 147篇 |
2016年 | 144篇 |
2015年 | 192篇 |
2014年 | 252篇 |
2013年 | 338篇 |
2012年 | 362篇 |
2011年 | 412篇 |
2010年 | 414篇 |
2009年 | 334篇 |
2008年 | 279篇 |
2007年 | 337篇 |
2006年 | 319篇 |
2005年 | 252篇 |
2004年 | 105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基于APDL的转向架构架有限元分析后处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转向架构架有限元分析后处理的通用过程,并建立了一套基于APDL的构架通用有限元分析后处理系统,实现了构架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快速处理。 相似文献
692.
针对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简称DTC)模式下异步牵引电动机启动峰值电流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抑制异步牵引电机启动峰值电流的转矩和磁链同步控制策略。根据两相静止αβ坐标系下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包中的S函数模块和基本模块,构建出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其在转矩和磁链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启动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结果与目前牵引电机运行的数据接近,证明了该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表明,采用转矩和磁链同步控制策略至少可以降低2/3的启动峰值电流。 相似文献
693.
地铁交通诱发邻近建筑物振动的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某地铁2号线沿线典型区段地铁引起的临近建筑物振动实况和振动特性及其传播规律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诱发的沿线建筑物的振动以竖向为主,且楼层竖向振动基本表现为整体振动;在框架结构中,振动信号主要是沿柱子向上部楼层传播;楼层振动主要表现为低频的楼板振动,楼层间信号的放大主要集中在20 Hz以下的低频信号。此外,本文还给出建筑物振动实测资料的评价分析,为评估地铁运营诱发的环境振动与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4.
提出了适用于曲线半径小、坡度大的山区米轨铁路的380轴式机车走行部的两种设计方案,并对这两种方案的结构以及直线、曲线通过性能作了分析和比较。认为这两种方案的转向架都能通过最小半径为62m的曲线,但方案二的结构性能及曲线通过性能都要优于方案一。 相似文献
695.
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控制网检测的必要性,总结了检测前控制网方案的审核内容.针对GPS网检测与加密导线网检测进行了精度分析与评价,以杭州地铁一号线平面控制网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96.
导弹艇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攻击性快艇,已对水面舰艇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本文分析了导弹艇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指出发展反艇导弹的必要性,并就其发展策略和战术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97.
698.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北京市私家车总量仿真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市为例,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分析城市私家车拥有量发展问题.剖析各要素间相互关系建立流图,通过VENSIM平台构建SD模型,在历史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公交优先"的政策背景模拟私家车总量发展趋势,并根据2008奥运北京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的措施,研究了长期实行该制度将对城市机动车和私家车拥有量未来变化造成的影响,为合理控制私家车总量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建议.模型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现阶段北京市私家车数量仍处于S形曲线的快速增长期,并未达到规模峰值,需要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关注和必要控制.而相对于车辆限行政策,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可有效限制私家车总量,且不会随时间产生负面影响,是更为科学合理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699.
700.
为了改善特立尼达湖沥青(简称TLA)改性沥青低温抗裂性,提出用丁苯橡胶(SBR)对其改性,期望综合两种改性剂的优点。对不同掺量的TLA与SBR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了常规试验(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旋转粘度)、DSR试验、BBR试验,并测试了短期老化与长期老化后的残留针入度比,研究TLA与SBR掺量对高、低温性以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掺入SBR与TLA均能改善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感温性,对比TLA,SBR对沥青高温性能的改善效果更显著;②TLA对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有不利影响,但掺入SBR可以抵消这种不利影响;③掺加5%~20%的TLA能改善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在此TLA掺量下,SBR也能改善沥青的抗老化性能。④综合高、低温性能和老化性能的表现,最佳掺量为20%的TLA+3%的SB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