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49篇
公路运输   189篇
综合类   150篇
水路运输   142篇
铁路运输   87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利用多Agent技术,研究进出港航班滑行路径的优化问题,为刚降落和即将出港的航班规划最短滑行路径,判断航班在规划的滑行路径上是否会发生对头相遇.由于多Agent技术更能体现人类的社会智能,更适合开放的、动态的社会环境,因此引进这一技术对进出航班滑行路径进行优化.文中将每架飞机被看作是一个Agent;将跑道,滑行道,停机位等看作是资源Agent;在多Agent环境下,优化出最佳的滑行路径.  相似文献   
32.
辅助船空调、通风系统的噪声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成良 《船舶》2012,(6):48-53
噪声对人体健康和仪器设备都有较大的不利影响,控制噪声对船员和设备密集的辅助船尤为重要。通过对辅助船空调、通风系统的噪声源及噪声的传播途径、特征的分析与评价,梳理并总结了控制辅助船空调、通风系统噪声的措施,为辅助船空调和通风系统中的噪声控制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3.
对等速直航目标的运动特性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给出了目标相对于防空火力单元运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并对最大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出现的时刻和量值进行分析计算,最后给出了等速直航目标的角加速度运动规律趋势曲线。  相似文献   
34.
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设计载荷估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200 t至3 500 t多艘SWATH船模试验结果和美国的15艘从3 000 t至30 000 t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载荷模型试验资料为基础,给出了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设计载荷估算公式.用该估算公式算得的小于3 000 t的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波浪设计载荷的估算值更加接近模型试验结果,而小于目前常用的ABS公式估算值,从而可较大地减轻结构质量和建造成本.根据小水线面双体船受力特点,还提出了小水线面双体船在进行横向强度、扭转强度、总纵强度校核时各种载荷的组合方案和施加方式,供结构设计人员全面、合理地进行强度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35.
根据工地实际情况,预制梁厂冬季安排砼浇筑施工,针对保证预制梁的工程质量,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6.
游强强 《水运工程》2019,(6):111-118
为实现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 m水深初通,需进行航道整治,湖广—罗湖洲河段为该河段中的一段。为给确定航道整治思路及形成整治方案提供依据,开展了湖广—罗湖洲河段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趋势预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河段航道条件目前虽能满足6 m航道尺度要求,如不采取守护措施,目前较好的航道条件极有可能会朝不利方向发展,甚至不能满足整治目标要求。方案典型年和系列年试验结果表明,整治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牧鹅洲边滩中高滩的冲刷,改善了湖广水道及罗湖洲水道入流条件,进一步有利于主航槽航道条件的维持。  相似文献   
37.
无钥匙进入与启动系统在新车型无线进入应心中正迅速地成为主流和通用的方案选择.相对于通过按遥控钥匙去控制车门的开与关和通过传统的钥匙去启动汽车,无钥匙进入与启动系统通过一个用户携带的智能钥匙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8.
建立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数学模型和试验评价方法,并针对某一并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选择四种典型城市循环工况进行试验分析,得到不同行驶工况下混合动力客车的制动能量回收对整车燃油经济性的贡献率,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前期开发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纤维增强聚合物(FRP)、智能混凝土、形状记忆合金、超高强预应力钢绞线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过程及性能,阐述了新型材料的优点、性质,以及其在桥梁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桥梁结构工程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0.
结合无锡地铁大型盖挖车站工程,采用自平衡静载荷试验,对软黏土地基中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压浆前后承载力性能进行对比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硬塑黏土层桩端压浆效果明显,压浆后桩极限承载力增强比例达9.9%~54.6%,桩端阻力增强达30%以上。对压浆后桩承载力实测增值与现行规范理论计算增值比较,结果表明:实测结果能较好地符合规范,可为同类地区地铁桩基后压浆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