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90篇 |
免费 | 48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40篇 |
综合类 | 1818篇 |
水路运输 | 1508篇 |
铁路运输 | 960篇 |
综合运输 | 15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01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239篇 |
2021年 | 289篇 |
2020年 | 208篇 |
2019年 | 163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141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205篇 |
2014年 | 263篇 |
2013年 | 357篇 |
2012年 | 361篇 |
2011年 | 444篇 |
2010年 | 405篇 |
2009年 | 410篇 |
2008年 | 387篇 |
2007年 | 425篇 |
2006年 | 421篇 |
2005年 | 287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中功率特性变差和充放电效率下降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之一。为提升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基于AMESim的1D仿真模型对不同热管理方案下动力电池目标功率的持续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动力电池预加热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但是预加热方案不仅受预加热电量来源、动力电池初始SOC以及环境温度的影响,还会在动力电池初始SOC较高时造成电量浪费;动力电池预加热+行驶加热方案不仅能提升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还可以避免动力电池在初始SOC较高时进行预加热造成电量浪费。通过不同热管理方案下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的研究,对电动汽车低温行车过程中热管理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33.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加剧的大环境下,中国向世界承诺减碳目标:2030年前力争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重型商用车的减碳成效是“双碳”征程中的关键。重点介绍基于传统动力源的重型商用车减碳技术,包括内燃机燃烧、低摩擦、智能变速、轻量化、混合动力等技术在内的动力总成领域,以及包括天然气、含氧燃料、氢氨燃料在内的先进燃料领域。通过不同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及优势互补,更加高效、低碳、清洁的内燃机仍将在重型商用车领域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在钻碰事故中,有效碰撞速度,也称为等效固定壁障碰撞速度的计算方法不同于非钻碰式追尾碰撞。通过实际案例提出用于钻碰事故中有效碰撞速度的计算方法,快速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根据钻碰的形态及特点,可采用类比法与能量网格法相结合或读取EDR 的方法获得有效碰撞速度和碰撞瞬间速度。计算得出的鉴定结论与事实基本一致,可以作为划分责任的重要科学依据。计算方法的精度不仅需要大量的碰撞试验数据支持,也需要司法鉴定人员不断拓展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35.
针对大跨度钢桁梁桥预拱度设置参数求解问题,在综述当前常用求解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实际应用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了这些方法在求解大跨度钢桁梁桥预拱度设置参数问题上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几何(电算)法求得的预拱度设置参数较为零散,不利于加工制造精度控制,大跨度钢桁梁不建议直接采用;几何(电算)法计算结果可用作非线性规划法的初值;非线性规划法可视为对几何(电算)法计算结果的规整,规整后的计算结果可较好的适应工程实际需要;大跨度钢桁梁桥预拱度的设置,建议将几何(电算)法和非线性规划法结合采用。 相似文献
36.
机动车乘员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风险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分析交通事故中致亡因素的非线性效应,在美国交通事故死亡分析报告(FARS)的数据基础上,对机动车乘员的事故结果进行匹配筛选,得到了固有匹配对数据.进而以相对死亡风险为衡量指标,通过非参数logistic回归的方法揭露了性别、年龄、安全带的使用情况以及座椅位置4个因素对致亡伤害的深层次影响机理,有望为交通安全政策的制定和交通安全措施的实施提供重要依据.除此之外,非参数logistic模型能够揭露年龄作为连续变量的重要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有匹配对的数据结构能够排除外界因素对模型的干扰,且性别、年龄、安全带的使用情况以及座椅位置4个因素会对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乘员死亡风险的大小造成显著影响.女性的死亡风险相对男性高出15.9%(对数值);使用安全带可以降低74.8%的死亡风险(对数值);死亡风险随机动车乘员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小汽车的后座左侧和后座中间位置是最安全的位置. 相似文献
37.
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研究对于预测城市交通流时空分布规律及维持网络经济、高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多类型异质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异同,研究了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多类别异质出行者路径选择模型.通过定义出行者参考点,引入考虑时间价值系数的风险敏感系数计算方法,以保证异质出行者拥有异质的风险偏好,研究分析了是否提供实时路况信息2种情境下常规通行者与通勤者路径选择行为的异同.数值算例表明,拥有较大参考点的出行者更倾向于保守地选择一条出行时间较长的道路,而其他人则更加冒险.此外,与通勤者相比,当备选方案均可以满足自身出行需求且自身参考点足够大时,常规出行者更愿意忽视风险,以获得更高的出行收益. 相似文献
38.
假牌、套牌车辆对社会安全和交通运输行业的秩序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寻找快速有效的假套牌车辆识别方法十分必要.研究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结合的假套牌车辆识别方法.对同一处基站的RFID系统和视频抓拍识别系统采集的车辆车牌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疑似假套牌车辆.然后对多基站检测信息联合比对,相比于单基站,降低了疑似假套牌车辆的数量.选取南京市主干道上6个基站的检测数据作为实例,检测结果发现,通过5处基站检测的假套牌车辆比通过2处基站检测的假套牌车辆减少了210辆,降低了假套牌车辆的误检率.对建立的疑似假套牌车辆数据库验证分析,其正确率达到94.5%.相比较传统的方法,其具有覆盖范围大、不受时间限制、反应迅速等优势,可为交警部门查处假套牌车辆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9.
在共乘匹配问题中,考虑时空热度对共乘车主收益的影响,构建了以共乘收益和共享路线百分比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启发式多进程进化算法用于求解. 算法根据历史数据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和复合辛普森求积法得到预计订单的时空热度,从而预估车主共乘收益. 在进化算法中,根据差异度自适应选择不同的交叉策略,以达到搜索深度和广度的自动平衡.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最优化算法(匈牙利算法)比较,在以相同效用矩阵作为输入条件时,本文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高质量的解,且在处理大规模实例上效果明显,能够高效求解共乘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40.
在钎焊温度1 043~1 393 K、钎焊时间1~60 min的条件下,对Al2O3/AgCuTi/Ti-6Al-4V进行了钎焊试验,结合SEM、XRD测试结果,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并对其连接机理进行了探讨,为指导工程应用、改善接头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